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铜梁区乡村人才振兴系列报道】“乡土主播”邓代青:乡亲们的“贴心人”
今年36岁的邓代青是铜梁区旧县街道宋坪村的一名村干部。
很多人都不理解她为什么要回农村老家,且一干就是5年。因为回村之前,她曾在日本从事服装行业长达3年,回国后也在多家公司从事制衣、推销、电商等工作。
其实,这所有的一切都和一个悲伤的故事有关。
2019年,工作顺心、生活幸福的邓代青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她的丈夫意外离世了。
一时间,她感觉天塌了。
正当她悲伤痛苦之时,偶然得知家乡宋坪村村委会正在招考本土人才,助力家乡乡村振兴。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萦绕在邓代青的耳边。“建设家乡需要年轻人,更需要有文化有干劲肯吃苦的年轻人。与其抛家弃子外出闯荡,不如留在家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邓代青说。
经过一番慎重思考,邓代青不顾旁人的目光,任性地回到老家,当上了一名村干部。她从基层干起,以实干实绩赢得了父老乡亲的认可。
受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感召,受新农村蓬勃发展的鼓舞,邓代青决定向先进看齐、向组织靠拢。她满怀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党的伟业的忠诚,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刚开始担任村干部的时候,邓代青很迷茫,不知道能为村里做点什么。但她热爱家乡、心系农村,常常走访乡亲,和大家拉拉家常,了解大家的困难和需求,并积极想办法解决。一来二去,乡亲们对这个看着从小长大的姑娘也更加信任和喜欢了,大事小情都愿意和她讲。邓代青成了乡亲们的贴心人。
没过多久,邓代青就发现,因乡亲和村集体的农产品主要就近就地销售,时常有销路不畅而烂市的情况发生。
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农产品却烂在地里,乡亲们都感到十分痛心,邓代青的心里也很难受。她暗下决心,一定要为村民做点什么。
刚好在2020年,邓代青成为了一名电商专干,系统了解并学习了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
这让她意识到,利用网络电商平台助农直播带货已成为一种大趋势。
而近几年来,家乡旧县街道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种植了花椒、青菜、南瓜、美人椒等特色农产品并初具规模,为群众增收带来希望。
机会就在眼前。思来想去,邓代青决定先从自家产的土蜂蜜入手,尝试着在互联网上销售。
没想到,土蜂蜜一经网络推出,便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喜爱,卖出了好价钱,还供不应求。这让邓代青尝到了甜头,也更加坚定了她通过网络推介家乡农产品的信心。
邓代青专门申请了抖音账号“重庆邓姑娘”,记录日常工作,分享家乡美景和美食。
积攒一定人气后,她又通过网络平台,在田间地头直播卖土货,还向广大网友推荐铜梁的各个旅游景区。
可做好网络直播带货并不简单。除了准备好必需的设备和直播产品外,为了引流,邓代青每次都得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搞脚本创作、拍摄、后期制作,但辛苦之后总有收获。
她不但对旧县花椒、少云艾草、小林李子、白羊咸菜等铜梁各镇街的特色农产品一清二楚,还赢得了村民们的口碑和赞扬,大伙都向她竖起大拇指。
2021年,通过直播带货,邓代青帮助群众销售美人椒、果冻橙等农副产品,实现收益100余万元。近几年来,邓代青累计拍摄了全区17个村的特色产业,发布各类农特产品及乡村风光短视频300余条,短视频点击率达200万+,全网累计粉丝4万余人,农产品推销直接产值达500多万元,还为政府培养出17名村级电商专员。
邓代青先后获评全区致富带头人、十大新农人、首届“重庆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这些荣誉给予邓代青莫大的信心,让她能够继续坚定地走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虽然邓代青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也许会走得很艰难,但她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的生活一定会“奔向现代化,越走越有奔头”。
她更是鼓励千千万万的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成为“新农人”,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愿意和大家一起扎根农村,为家乡发展助力。”
如今,乡亲们都十分信任邓代青,她也没有辜负这份心意。她正在探索成立电商公司,将铜梁本地小规模的优质农产品汇集起来,推动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促进更多农产品进入现代供应链,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记者 谢凤
编辑 周鑫
审校 蒋国明
专题|每日一歌
铜梁早健康
专题 |龙乡教育
专题|川渝探探
专题 | 铜梁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