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从铜梁走向世界 铜梁龙舞动全球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10-19 11:22

国庆节前,一条来自重庆铜梁的竞技龙在大洋彼岸吸引了大量目光。

“感知重庆·2022中秋城市推广美国行”和“文化中国:明州月·故乡情”系列活动于9月26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美国商城举行。活动当天,当地50多个华人社团和其他族裔团体共同参与。

再一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龙耀明尼苏达


此次在明尼苏达活动上表演的龙舞具,是铜梁为讲好中华龙舞故事,传播中华龙舞文化特别捐赠。以此来支持长期在美华人开展龙舞训练和展演,促进两地深入开展民间文化交流。

这套龙舞具从6月开始彩扎,在8月送龙仪式后出发,到9月上旬成功开箱迎龙,全程历时2个多月达到大洋彼岸明州。作为重庆与明尼苏达州友谊的象征加入明州华联会,和明州舞龙队一起在海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开幕式上,联邦众议员Dean Phillips和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赵建按照中国传统方式举行了隆重的新龙点睛仪式。赵总领事表示,这条铜梁龙是龙乡人民送给明州华人社区和所有明州朋友们的礼物,希望并相信铜梁龙一定会给明州华人社区和明州民众带来好运,也会鼓励更多人携手致力于进一步促进中美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与合作。

铜梁龙舞表演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传播“山水之城·美丽之地,重庆,行千里·致广大”良好形象,创新城市国际传播形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龙友圈”遍布世界


铜梁龙文化源远流长,铜梁龙舞更是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重庆十大文化符号,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这也不是第一次来到美国进行文化交流,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登上过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新年倒计时盛典舞台,也曾两次赴纽约时代广场。

2017年、2018年元宵节期间,铜梁龙赴台,进行“龙耀宝岛”中华铜梁火龙表演,引万人空巷。现场气氛热闹非凡,表演获得了大片赞誉,观众们直呼意犹未尽。2019年的展演活动,更是引得周边民众也大批涌入,还吸引了金门、澎湖等地的民众搭乘飞机前来一睹风采。铜梁龙的三赴宝岛扩大了重庆及铜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度晋京参加国庆大典,每一次都给人不一样的惊喜。新中国成立50周年庆典活动,铜梁龙舞用9条50米长的大蠕龙进行表演;2008年北京奥运会,轻巧、潇洒的铜梁龙让人眼前一亮;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2秒变身更是引得现场掌声雷动;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铜梁龙舞做出高难度“站肩舞龙”动作,再一次刷新大家对龙舞的认识。铜梁龙一直在不断给人惊喜,不仅让观众们看到了它新的风貌,更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展示了铜梁龙的风采。

铜梁龙还多次远赴英国、法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许多爱好龙舞的当地人纷纷表示要组织当地的舞龙队开展一些舞龙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中国龙舞文化。此外,铜梁龙多次前往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参加商演,许多当地人在观看了龙舞表演以后,纷纷加入了学习龙舞的大部队当中去。截至目前,“龙友圈”遍布世界好几十个国家。


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从1999年至今,铜梁龙在形体、原料、彩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改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采用了轻质、坚韧的新式网状环保材料,还将传统的竹傍友改成了钢丝穿钢管,减轻了龙的重量。

此后,铜梁龙在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龙身融入鱼线和橡皮筋,采用特别的编扎技巧,后又连续研发出了夜光龙、烟雾龙、喷火龙等特征龙具,获得了龙头造型、龙身制造和新式制造资料等多项龙灯彩扎工艺的国家发明专利。

不仅是道具的创新,在龙舞套路上也在不断尝试新的方式。“上世纪80年代,我们把川剧中的打击乐、台步、功架引入龙舞,有了韵律、有了内容,游龙变得有血有肉。上世纪90年代,我们确定了全国舞龙比赛的基本套路和标准,给龙舞竞技立下了规矩。这两次改变,让铜梁龙舞走向全国、闻名海外。”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廷炎介绍。

变的是道具和形式,但是不变的是深植其中的文化内涵,表演技法和工艺材质的传承。为了将铜梁火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铜梁区文旅委不定期举行火龙(钢花铁水)非遗传承人培训班,为群众开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培训。从2005年起,铜梁将自编的龙舞及龙文化乡土教材发放到了全区的中小学校。有不少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参加学校的龙舞队。

铜梁龙制作过程功底扎实,用料讲究,无论现代机械化如何高精尖,铜梁龙的制作都严守核心部件纯手工打造。这些严守初心的铜梁龙传承人,在时代的变迁下,一边传承,一边创新,让铜梁龙在新时代下焕发出新生机、新光彩。

(记者 李慧敏 陈世芬,编辑 曾祚)

铜梁二坪镇:返乡创业做面条!幸福面“揉”出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