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奋进的“十四五” 我们的新铜梁】铜梁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成“十四五”主要指标——打通“大动脉” 畅通“微循环”
开栏语:
五年砥砺奋进,五载春华秋实。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目前“十四五”收官在即。为全面、系统、生动地展示铜梁区在“十四五”期间取得的喜人成绩,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奋进力量,即日起,铜梁区融媒体中心多平台开设“奋进的‘十四五’我们的新铜梁”专栏,以文字记录变迁,用镜头定格美好,全方位、多维度呈现铜梁区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化与发展成果,集中展现龙乡儿女同心筑梦、实干争先的精神风貌。
9月,行走在龙乡大地上,交通运行与建设的节奏张弛有度:璧铜线站点里,人流往来穿行,进出繁忙;干线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标线崭新;高铁工地上,附属工程施工热火朝天;还有一条条农村公路,蜿蜒串联起田野与村落……五年来,铜梁区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目标进一步照进现实。
“‘十四五’期间,我区铁路建设加速推进,璧铜线开通运营,都市圈环线铁路等前期工作有序推进。高速路网加速完善,形成‘1环6射2连线’高速路网格局,实现半小时通达主城目标。内部路网持续优化,新改建国省道41公里、农村公路160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市第三、渝西第一。”铜梁区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主任袁厚泉介绍,与此同时,交通运输服务品质得到持续提升,镇街、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城乡公交一体化步伐加快,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对外交通网络建设加速 融入区域发展“大格局”
要想富,先修路;要快富,修大路。对外大通道的建设,是铜梁区进一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区域综合交通枢纽的关键。
9月末,走进位于铜梁的成渝中线高铁施工现场,已贯通的玄天湖双线大桥静卧在湖光山色间。桥上,吊装机正在调取和运送材料,工人们则在两侧边坡上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据了解,成渝中线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2027年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完善成渝地区交通线路,压缩两地通行时间。未来,铜梁也将实现12分钟到达重庆北站,45分钟抵达四川成都。
“成渝中线(重庆段)站前三标2022年11月开工,到2025年7月,项目桥梁、隧道主体工程全部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附属施工。”中铁五局成渝中线高铁(重庆段)站前3标1队技术负责人谭伟介绍,下一步,工程将进行无砟轨道施工,确保成渝中线高铁按时顺利开通。
而在璧铜线铜梁龙城天街站,大约每18分钟便有一趟列车经过,不少乘客正在站台前候车。“我是乘坐璧铜线回学校,有了这条轨道交通后,去重庆中心城区上学更方便了。”重庆理工大学大四学生张同学说,她经常往返铜梁和重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比较准时,不会晚点。
“开通以来,我们建立完善应急预案,上线智能处理终端,打造铜梁龙主题列车,针对重点乘客开展接力式帮扶,同时推出了母婴室全站点覆盖、便民小推车、出行小纸条等,在安全防线、效率提升、人文温度上,全力保障市民出行。”璧铜线客运主管周洁说。
据了解,璧铜线于2025年1月投入运营后,构建起铜梁、璧山与重庆中心城区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铜梁实现了从“手无寸轨”向“轨道上的都市”的华丽转身。待27号线通车后,市民还可坐璧铜线列车“一车直达”沙坪坝站、重庆站、重庆东站等交通枢纽。
“十四五”以来,铜梁区铁路轨道网络加速推进。成渝中线高铁在铜梁境内设站,当前全线有序施工,控制性工程进展顺利。璧铜线开通至今,已安全送达乘客约400万人次。同时,重庆都市圈环线铁路、璧铜线北延伸潼南段、汉(中)南(充)大(足)泸城际铁路等项目规划正在推进中。
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加密”。据铜梁区交通运输委统计,“十四五”末,铜梁境内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0公里,较“十四五”初增加60公里。一般下地互通有15个,高速公路网密度11.2公里/100平方公里。这期间,新增铜安高速、合璧津高速、渝遂复线高速三条线路,“1环6射2连线”高速路网格局形成。
以铁路轨道、高速公路为主的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成型,帮助铜梁区在时空上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和四川的快速、紧密联接,不仅显著便利了群众出行,更提升了货运物流效率,进一步增强对城镇化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经济的拉动作用。
优化内部交通网络 畅通城乡融合“微循环”
打通了对外“大动脉”,内部畅通的“微循环”同样至关重要,普通公路网关乎群众更基本的出行需求。
少云镇境内的琼江河段上,一座双向两车道的大桥横亘其上,来往车辆快速通过。据了解,为了解决进出少云场镇交通拥堵的问题,少云琼江大桥于2022年开始建设,2023年1月通车。
“少云琼江大桥横跨琼江,全长347.5米,宽11.5米,设双向两车道。建成投用后,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也进一步促进了周边经济社会发展。”铜梁区交通运输委规划科负责人游玖昂说,“十四五”期间,铜梁区交通运输委持续优化内部路网体系,实施了干线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提档升级等系列项目,畅通内循环,服务乡村振兴。
少云场镇的另一边,三级公路少(云)高(楼)路在连绵的秋雨后抓紧恢复施工。近处的工程车辆正在进行边坡作业,褐色路基蜿蜒着向远方延伸,串起沿路的村落。
“少高路少云段全长约4.02公里,计划修筑7.5米宽的路基,铺筑约6.5米宽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预计12月底通车,届时将方便少云和高楼两镇近2万人出行。”少云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李兵介绍,目前,挡墙部分已经完成了99%,路基开挖已完成100%,正在做边坡治理和边坡挡墙工程。
“十四五”期间,铜梁区实施了S107少云场镇改线段、S208旧县场镇改线段等国省道新改建项目41公里;推进“四好农村路”发展,新建农村联网路150公里,实施农村公路重要连接线10公里,村道安全生命工程78公里,农村危旧桥改造7座。
不仅把道打通,更要把路养护好。“十四五”期间,铜梁区实施养护工程项目344公里,累计投资1.45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债资金5164万元,完成525处水毁隐患点整治。普通公路养护管理水平提质增效明显,灾害防治与应急能力得到增强。
据铜梁区交通运输委统计,截至目前,铜梁区实现全区境内普通公路总里程4585公里(不含高速),万人拥有量66.6公里。其中,国道52公里、省道257公里、县道658公里、乡道693公里、村道2925公里,路网结构比例变得更加合理。
交通“内循环”的进一步畅通,有力支撑了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大局。“我们村外的这条公路在2024年新修了多处会车道,现在我运送麻羊出村不再担心‘进退两难’的情况了。”维新镇沿河村的麻羊养殖大户李妙伦对着公路竖起了大拇指。
提升服务与管理 护航群众“平安便捷”出行
当前,铜梁区有一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3个。客运车辆857辆,其中班线客运415辆、城区公交线路23条197辆、出租车245辆。此外,还有货运汽车3296辆。交通建设是基础,运输服务与管理则是保障其高效、安全运行的长效手段。
“十四五”期间,铜梁区交通运输委对运输服务和安全管理两手抓。
一方面,持续提升运输服务质量。听取群众需求,及时延伸公交运行线路,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走访运输企业,细化完善服务措施,回应好运输企业合理诉求;拉网式排查,及时清除公路灾害隐患,保障路网通畅、出行安全……
另一方面,常态化开展行业治理与安全管理。日前,铜梁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在铜梁北收费站开展检查,该次检查主要聚焦客运、货运车辆,重点查验车辆是否超员、超载,以及相关从业资质是否齐全、装载货物是否合规等情况。
据了解,“十四五”以来,在“治超”方面,铜梁区通过完善与公安交警的联合执法机制,开展重点路段时段专项整治,累计查获超限车辆2412辆次。其中,移交交警处罚2079辆次,卸载货物3.3万吨。同时,推进科技“治超”,提升执法效率与精准度,依托非现场执法系统结案590件。在“打非治违”方面,强化运输市场监管,通过部门协同与区域合作,形成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合力,重点查处非法营运行为952起,净化了市场环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铜梁区在执法理念上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197起首次轻微违法行为实施了“首违不罚”。通过加强柔性执法培训与政策宣传,体现了执法温度,全力为合法经营者创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助力区域营商环境优化。
“十四五”即将收官,铜梁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全区交通重点项目完成率超90%,规划的各项约束性指标全部完成,预期性指标基本实现。五年来,轨道铁路的建设推进、公路网络的加密成环、运输服务的不断提升,为产业集聚、城乡融合、民生改善注入了强劲交通动能。
“‘十四五’期间,铜梁交通运输工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正逐步成型。”袁厚泉说,目前,区交通运输委正集思广益编制“十五五”专项规划,全力以赴争取更多重大项目纳入全市盘子,为构建铜梁东西互济、南北互通的枢纽新城贡献交通力量。
记者 陆雨秋 韦寓及
编辑 曾祚
审校 方秀
铜梁早健康
铜梁“早健康”||【健康体重】假期吃多了怎么办?收藏这份“科学补救指南”
铜梁“早健康”||【健康辟谣】高血压不只是“数字问题”!这四大用药误区害了很多人
铜梁“早健康”||【疾病预防】高盐、肥胖、睡眠不足……这些习惯正在悄悄“诱发”高血压
铜梁“早健康”||【世界精神卫生日】三个关键时期,如何滋养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