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央视播出2024年“诚信之星”颁奖典礼 社区居民热议“包子婆婆”的故事
7月2日21点56分,在铜梁区巴川街道六顺花园小区包子婆婆陈淑梅家里,二十几位社区居民齐聚一堂,集中收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播出的2024年“诚信之星”颁奖典礼。
全国“诚信之星”评选颁奖活动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办,隆重发布了获得“诚信之星”称号的个人,讲述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展现了新时代的诚信之光。“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家庭”“重庆市道德模范”、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铜梁区巴川街道居民陈淑梅荣膺“诚信之星”,是重庆市唯一获此殊荣者。
陈淑梅和李其云夫妇今年70岁。2013年4月,他们的独生儿子李道生因一场意外去世,留下了67万余元债务。他们先用儿子的30多万元死亡赔偿金偿还了部分债务,接下来的几年里,为帮儿子还清剩下的31万元债务,夫妻俩捡破烂、发传单、到建筑工地打零工等,节衣缩食日夜操劳,想尽一切办法挣钱还债。12年前,在各方帮助下,夫妻俩在小区开了一个早餐摊,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起床做馒头包子。
坚持靠卖馒头和包子替子还债,陈淑梅和李其云夫妇重信守诺的事迹在社会传开后,感动了许多人,众多爱心人士看望他们,也有不少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专门来此批量订购。多年来,他们坚持做手工包子馒头,靠勤劳和诚信,还清了儿子生前欠下的债务。还在巨大经济压力下坚持还债的情况下,参与了130多场志愿服务、送出5万个免费包子馒头。
多年来,从替子还债的坚守,到为公益奔走的热忱,陈淑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诚信”的厚重分量,也传递着家风的磅礴力量。如今,老两口的事迹成为传递正能量的典范,他们的事迹深深感染着大众。
“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有好心人送来了棉衣,帮孙子买奶粉。有一次凌晨五点多钟,我端着沉重的蒸笼不慎摔倒,打翻的开水烫伤了整条胳膊,是邻居们帮我把包子馒头搬到楼下去卖。在我养伤的一个多月里,更是他们帮忙做饭、照顾两个孙子,好心人的帮助让我们坚持了下来。因此我也要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回报这份恩情。”节目里,当被问及为何在巨大经济压力下坚持还债的情况下,还参与志愿服务、免费送包子馒头时,陈淑梅坚定、动情地说道,真诚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屏幕前的观众们。
在集中收看现场,“包子婆婆”的老邻居、社区居民郑玲几度流下感动的泪水。“‘包子婆婆’获得这次荣誉,我作为邻居,非常感动,也为她高兴。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向她学习,以诚立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做好自己的每一件事,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贡献微薄之力。”
社区老党员龙太先也是深有感触:“‘包子婆婆’在我们社区和小区是大家的楷模。我作为一名党员,要学习她这种诚信和勤劳品德,把社区建设得更和谐美好。”
“一句承诺,一生坚守。‘包子婆婆’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从她身上,我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也很为她的执着感动。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社区居民张雪琴告诉记者,“包子婆婆”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像一道光,照亮着每一个人,希望大家都可以迎着光,追着光,成为光。
“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坚守、诚信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我以后也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做诚实守信之人。”社区工作人员张恒铭说。
谈及陈淑梅获评2024年全国“诚信之星”,袁家社区党委副书记章玲非常自豪:“‘包子婆婆’是我们社区的一员,为我们社区居民树立了榜样。她身上执着坚守的精神是发展党和人民事业所需的宝贵品德,将会时刻激励着社区党员。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宣传她的事迹,进一步营造诚实守信、平安和谐的良好社区氛围。”
“这次获得这个奖,我既高兴也激动,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我要向其他‘诚信之星’学习,继续做下去,做好自己。同时,也要教导我的孙子们,让他们也做诚实守信的人,以后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节目结束后,陈淑梅动情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真诚的话语再次深深打动了屏幕前观看颁奖典礼的居民们。
记者 郝好
编辑 秦琬淇
审校 蒋国明
铜梁早健康
铜梁“早健康”||【健康养老】20条核心知识!守护老年人健康的实用指南
全市唯一!铜梁“包子婆婆”陈淑梅荣膺2024年全国“诚信之星”
铮铮誓言映初心!铜梁100名新党员集中宣誓
重庆铜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