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从“替子还债”到“爱心驿站”,“包子婆婆”用面团揉出了铜梁最质朴的诚信之光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7-03 12:41

7月2日晚,铜梁区巴川街道袁家社区六顺花园,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收看2024年全国“诚信之星”颁奖典礼,被铜梁人亲切地称为“包子婆婆”的陈淑梅在获得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后,此次再获全国“诚信之星”荣誉。



“我会尽快还你们的钱,绝不欠一分钱。”2013年春天,面对儿子意外去世留下的67万元债务,陈淑梅许下承诺。这句朴实话语的背后,是一段以坚守写就的诚信传奇。


光阴流转,当年含泪立誓的陈淑梅与丈夫李其云,起早贪黑打零工、卖包子馒头,用辛劳和汗水替子还债、抚养孙子。他们手中揉捏的每一个包子,不仅温暖了铜梁人的清晨,也让诚信之光从小摊照耀整座城市。


重压之下的千金一诺


2013年4月18日,一场意外夺走了陈淑梅夫妇独子李道生的生命。儿子留给年近花甲父母的,只有两个孙子——大的6岁,小的4岁,以及一笔67万元的欠款。



“别人的钱也是辛苦挣来的,别人好心借给我,我借了不还,这让别人怎么办?我们今后怎么做人,孙子今后怎么抬得起头?”面对纷至沓来的债主,陈淑梅强忍丧子之痛作出承诺,“只要借条上有我儿子的签字,我都认。没借条,我们相信的一样也认!绝不欠一分钱。”



拿到儿子的死亡赔偿金,陈淑梅想都没想,先还掉了第一笔30万元的欠账。随后,老两口拿出毕生积蓄,又偿还了20万元。当最后剩下17万元债务时,已家徒四壁。


“我们苦点没啥,不能影响两个孙子。”看着两个年幼的孩子,陈淑梅在绝望中找到了力量。这位普通的老人不知道,她朴素的坚持即将感动一座城。


百万个包子的救赎之路


还债之路充满艰辛。一开始,李其云到工地扛水泥,陈淑梅在洗衣店打工浸泡得双手关节变形。夫妻俩替子还债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周围的人。后来,在社区党委和邻居的帮助下,简陋的早餐摊在六顺花园小区门口支了起来。



从此数年如一日,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烧水、和面、包馅、上蒸笼。最初,两个蒸笼是邻居送的,面粉是社区干部凑钱买的。就这样,当学生和上班族出门时,包子的香气已弥漫在晨雾中。



“最多时一天要做上千个。”长期劳作让陈淑梅落下腰伤,但每个包子始终只卖5毛钱,个头却比别家大一圈。邻居们发现,有人买两个包子悄悄放下10元钱,企业食堂专程大批订购,区妇联组织志愿者轮流帮忙。包子不仅是食物,更是她“以劳偿债”诚信精神的象征,后转化为传递善意的媒介。


2015年,李其云、陈淑梅夫妇被评为“中国好人”“重庆市道德模范”,2017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诚实守信”道德模范。


2018年,陈淑梅和李其云靠亲手做的近100万个包子还清了所有债务。当最后一笔债务还清时,陈淑梅在摊位上哭出声来。终于,她用面粉和汗水兑现了对儿子的承诺。


诚信之光的温暖传递


还清债务后,“包子婆婆”的炉火依然每天清晨准时燃起。“大家给我的温暖,我要还回去。”陈淑梅的包子摊成了铜梁的“爱心驿站”。



2018年的大年初八,陈淑梅夫妇用200多斤面粉做了近6000个包子,在六顺花园小区免费发放,向帮助过他们的邻居和社会爱心人士拜年。


2018年5月,陈淑梅带领志愿者团队通宵制作2000余个包子馒头,在当年铜梁马拉松赛事的迷你马拉松终点免费发放给选手,包子成为展示城市温度的载体。“跑步起得早,估计有很多人没吃早饭。”陈淑梅说,希望通过发放包子,让选手能感受到铜梁人的热情。



2019年的国庆节,当天凌晨3点,当城市还在沉睡,陈淑梅已开始为近400个“爱心包子”忙碌。天刚亮,她和丈夫推着热腾腾的包子馒头,走向执勤民警、环卫工人和交巡警:“看到他们坚守岗位,我也想尽份力。”


“这不仅是一份早餐,更是信任的传递。”铜梁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第二勤务大队大队长曹勇捧着包子感慨道。



这些年来,“包子婆婆”参加了130余场次志愿服务活动,免费送出近5万个包子、馒头。包子里包裹的诚信与感恩,已融入城市血脉。


“铜信有你”的城市新篇


“包子婆婆”夫妇的故事催生了“铜信有你”的城市诚信品牌。铜梁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陈淑梅当选全国道德模范后,全区积极推进社会诚信建设,使知信、重信、守信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长期无偿照顾社区独居老人的赵金秀、在安居古城抢救精修上万卷古书籍的唐智勇、苦寻债主12年一心偿还欠款的王明英……这些平凡面孔共同点亮龙乡的道德星空。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没想到能带动这么多人。”陈淑梅腼腆地说。她不知道,正是这种朴素的道德自觉,唤醒了无数普通人的精神共鸣。让他们从践行诚信的受益者,成为倡导诚信的传播者。


据铜梁区文明办统计显示,近年来,铜梁先后涌现出国家级、市级诚信典型7人;345家市场主体注册为“信易游”商户,发放近万张信用消费券,拉动千万余元信用消费;86家企业被市人力社保局授予“劳动保障守法诚信企业”铭牌。


2022年,铜梁区获评“全国诚信建设示范区”。



每天早上的六顺花园,晨光中的包子摊前排起长队。人们不仅为那口熟悉的面香,更为感受那份多年不变的温暖。“尝尝,素包子一块五两个。”陈淑梅笑着递出包子,面粉涨价后她不得不微调价格,但个头依然实在。


“‘包子婆婆’教会我们,诚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天的选择。”一位年轻创业者说。


蒸笼的热气仍在铜梁街头袅袅升腾,从替子还债的“一诺千金”,到以包子温暖全城的“一包情深”,“包子婆婆”用面团揉出了铜梁最质朴的诚信之光。


记者 李慧敏

编辑 曾祚

审校 蒋国明

铜梁早健康

铜梁“早健康”||【健康养老】20条核心知识!守护老年人健康的实用指南

全市唯一!铜梁“包子婆婆”陈淑梅荣膺2024年全国“诚信之星”

铮铮誓言映初心!铜梁100名新党员集中宣誓

重庆铜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