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5cloud.cqliving.com/statics/data/28-font-1.png)
![](/_nuxt/img/sousuo.3de43a2.png)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铜梁:“非遗+研学”深度融合 解锁寒假“新姿势”
“龙头高一点!二号位慢一点!”这个寒假,铜梁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寒假公益托管营,孩子们除了常规的学业托管,还可以在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铜梁龙灯彩扎第四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逯德军的带领下,学习舞龙的初步技巧。
寒假期间,铜梁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8个青少年之家开设了12个托管班,帮助家长解决假期“看护难”问题。2024年,中国政府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此,在今年首个“非遗版”春节假期托管班里,铜梁团区委特地在托管班的课程中量身安排了趣味性的春节非遗内容,包括剪窗花、舞龙、写春联等,让青少年提前感受到浓浓的年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铜梁龙参加过4次国庆庆典,还有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海世博会等表演,还出访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最具中国象征的龙文化典型代表之一……”逯德军不仅带孩子们练习舞龙的基础动作和技巧,还给大家讲述了铜梁龙的发展渊源,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
铜梁龙灯彩扎和龙舞一样,也是铜梁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舞龙课程后,孩子们又在逯德军的指导下,在手工教室里学习手工扎制龙珠。孩子们将长短不一的塑料胶条弯曲成圆,再通过精巧的布局连接,成为稳定的球形骨架,一颗龙珠便已具雏形。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舞龙和龙灯彩扎,对家乡的非遗有了更深的认识。”参加非遗课程的学生周萱懿说。
据了解,近年来,铜梁以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通过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研学”等活动,培养青少年对非遗传承与保护的情感。在寒暑假期间,铜梁团区委以“课程体系+社团活动”模式开设了多项素质培训课程,打造系列研学品牌矩阵,组织各非遗传习场所开展非遗研学系列活动。
不同于简单的参观活动,完整的“沉浸式”体验过程让青少年在研学中近距离接触非遗,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促进非遗活态传承。
“在春节期间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能够帮助青少年体验非遗魅力和春节文化,营造良好的非遗传承氛围。”铜梁团区委副书记秦睿表示,今后将通过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青少年学习更多的非遗知识和技艺,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记者 李慧敏
编辑 何冬梅
审校 蒋国明
专题|每日一歌
专题|川渝探探
铜梁“早健康”||【疾病预防】感冒出现这些症状,千万别拖→
歌舞《祝福铜梁》
歌舞《民生为大》
![](/_nuxt/img/backTop.43a7d2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