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龙耀春晚”系列报道(四)||登上春晚舞台,铜梁龙到底凭什么?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1-31 19:05

编者按:


2024年,中国政府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就有来自铜梁的龙舞新春非遗项目展演。蛇年春节,铜梁龙成功登上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


被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铜梁龙文化,已经有上千年历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铜梁APP、铜梁报推出《龙耀春晚》系列报道,展现铜梁龙舞独特的文化魅力,展示在新征程上铜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努力为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文化贡献。今天刊发《龙耀春晚》系列报道(四)《登上春晚舞台,铜梁龙到底凭什么?》。


乙巳蛇年春节,是首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来自“中国民间艺术(龙灯龙舞)之乡”——重庆铜梁的国家级非遗龙灯龙舞队伍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为全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登上春晚舞台,铜梁龙到底凭什么?是因为铜梁龙所代表的勇敢、忠义、不屈的禀赋和精神,这恰是每一个中国人矢志不渝所向往追求的。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在向全世界展示精湛舞龙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将重庆人的勇锐和担当诠释得淋漓尽致。


龙腾盛世贺新春


就在1月7日完成央视春晚节目录制当天,铜梁龙艺术团副团长蔡明灿就带着竞技龙队伍踏上了新的征程——他们将在央视国际频道《遇见文明》节目中展示铜梁龙舞,还要参加央视“非遗春晚”的录制。蛇年春节,铜梁龙在各个舞台上闪耀着光芒。



“舞龙,是庆祝新春的重要民俗活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发布的春节申遗视频中,国家级非遗铜梁龙舞在解说员的娓娓讲述中,出现在人们面前。


“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生动记载了铜梁龙灯会的盛况,也忠实地记录下了这个每逢春节必然出现的民俗活动。



“这几年,我们去过四川、河北、山东等国内十多个省市了,每年的演出有几百场。”完成春晚龙舞节目录制后,重庆正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廷刚带领火龙队伍启程,从龙年腊月一直到蛇年大年十五,将颜值和技术并存的铁水流星视觉盛宴在多个城市“巡演”。


“可以说铜梁龙走到哪里,就将在哪里引起轰动。观众希望我们还能再去演出,都说火龙的火花能烧出好年景、好运气!”李廷刚自豪地说。



截至目前,铜梁从事龙舞培训和展演的企业已经有15家,从业者近2000人。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梁龙舞和龙灯彩扎,铜梁区形成了从龙灯制作、演艺表演、技艺传承到文化旅游的龙文化“一条龙”产业。

                          守正创新的彩扎工艺


在千厮门大桥铜梁龙舞队伍中,两条蓝白相间的龙上下翻腾,左右腾挪,吸引了观众注意。“平时见到的舞龙一般都是金色、红色,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蓝色的龙。”参与节目录制的大学生说。



这是铜梁龙舞中的水云龙,也叫水龙,发源于涪江边上的安居古城。这两条别致的水云龙,以及龙年春晚舞台上配合袁和平、樊少皇、吴樾和此沙表演的3条竞技龙,均出自市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龙灯手工彩扎工艺大师周合平之手。



“当时,央视导演组前期在铜梁看了《追梦·铜梁龙》实景演出,一眼就看中了水云龙,觉得特别漂亮。”蔡明灿说。


在得知自己的扎龙将再次登上春晚舞台,周合平也进行了潜心研究,在传统龙灯彩扎技艺的基础上融入新元素。



“我加宽了龙身,贴上了大量反光镜面材料。”周合平介绍,这还是首次在扎龙中用上这种新材料。龙里面的灯组一亮,透过镜面材料整个龙身晶莹剔透,显得格外灵动。



每到春节,铜梁10多家大大小小的龙灯彩扎厂里,像周合平这样的龙灯彩扎师傅就忙碌了起来。在铜梁,龙灯彩扎工艺传承几百年,包括表演龙灯、观赏龙灯和工艺龙灯。最常见的表演龙灯,以慈竹、柏木构架,丝绸绢带裱面,浓墨重彩描绘,集狮头、鹿角、虾眼、鱼脊、蛇身、鱼鳞、虎掌、鹰爪、金鱼尾于一身,最后成型的大龙灯最长能达到近百米。



而大型观赏龙灯,则最能营造出过年的热闹氛围。1月20日,重庆·铜梁第十一届龙灯艺术节如约而至,本届龙灯艺术节以“非遗贺新春 点亮中国灯”为主题,在安居古城、奇彩梦园、家泽田园、铜梁龙景区等地,流光溢彩的灯组成了当之无愧的年味“担当”。


非遗的核心技艺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传承。现在铜梁开发出的龙灯系列产品有120余种,扎制业务遍布全国十几个省份,每年可实现2000多万元的产值。


龙舞进课堂 人人会舞龙


就在铜梁龙舞闪耀央视春晚舞台的时候,重庆市火龙非遗文化传承人、73岁的李诗敏正带队在四川绵阳演出。等20多场演出结束回铜梁时,新学期也该开始了。回到老家铜梁高楼镇,他还有高楼小学的延时服务课要上。


舞龙在铜梁都是从娃娃抓起。高楼小学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天一节延时服务课,李诗敏专门负责教孩子们练习舞龙和铁水金花的基本功。


在铜梁,“龙舞进校园”不是停留在纸面的空话,就连幼儿园都没落下。


去年8月,在铜梁举办的第十届中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中,出现了一支“萌萌哒”的队伍——“本来没有幼儿园队伍的参赛项目。但既然我们受邀参加开幕式表演,为何不能争取参加比赛呢?”铜梁区实验幼儿园园长龚劲说。


为了感受龙舞的竞技氛围,孩子们为开幕式特意排练的《龙腾鼓舞》,参与了小学组的竞技。最终这些平均年龄不到5岁半的小选手们获得了第7名,并夺得开幕式表演金奖。


参与此次央视春晚节目录制的铜梁二中舞龙队伍,则在那次锦标赛中拿下双冠王。在铜梁二中,舞龙运动被纳入课程建设,每个班都组建了竞技舞龙队。不但每年都有班级舞龙比赛,寒暑假还开设了龙舞冬令营、夏令营,真正实现了“非遗进课堂,人人会舞龙”。


目前,铜梁全区100多所中小学都建起了舞龙队,6万多名学生在学校有学习龙舞的经历,不少学校开设了龙舞特色课堂,让中小学生全面了解和热爱龙舞艺术,更好地普及与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往期精彩回顾:


《龙耀春晚》系列报道(一)||铜梁舞龙队伍首登央视春晚舞台

https://shareapp.cqliving.com/10/app/article/1333910168023076864/app/content_1333910168023076864.html

 

《龙耀春晚》系列报道(二)||十龙共舞千厮门

https://shareapp.cqliving.com/10/app/article/1334219313484857344/app/content_1334219313484857344.html?cid=5000110826

 

《龙耀春晚》系列报道(三)|| “我们上春晚了!”

https://shareapp.cqliving.com/10/app/article/1334586494735896576/app/content_1334586494735896576.html?cid=5000112079


记者 李慧敏 汪洋 张峰 雷开涛 韦寓及

编辑 曾祚

审校 蒋国明

专题|每日一歌

舞蹈《金蛇狂舞贺新春》

情景戏剧《新的长城万里长》

春晚同款火龙 大型非遗山水实景剧《追梦·铜梁龙》受游客追捧

铜梁大庙:鲜花扮靓街头 节日氛围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