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岩精神——文献纪录片《铁窗诗社》正在抓紧拍摄中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10-29 16:5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重庆解放七十五周年,再现红岩革命志士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铜梁区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摄制3集文献纪录片《铁窗诗社》。目前,摄制组正在抓紧拍摄狱中情景再现部分的内容。

 



文献纪录片《铁窗诗社》主要讲述红岩英烈被关押在渣滓洞时成立了铁窗诗社,并借诗社开展狱中斗争诗抒怀、以诗明志的故事。纪录片由铜梁区委宣传部作为出品单位,铜梁区融媒体中心、铜梁区电视艺术家协会和铜梁区党史地方志研究中心联合摄制,拟分为上、中、下三集,每集约30分钟。主创团队中,总编导刘占国、总撰稿赵兴明均为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资深纪录片导演,创作出多部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良好反响的纪录片,如《刘雪庵》《大后方》《品鉴》《记住乡愁》《百年巨匠——张伯苓》《满天晴雪映梅花——红岩英烈杨虞裳》《我的战友邱少云》等。



据悉,铁窗诗社正式成立于1949年初。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中,江竹筠、陈然、刘国志、刘振美、杨虞裳等被囚禁的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对党忠诚、以笔为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自由的渴望、对理想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我们希望以黑牢中的诗篇为线,串起渣滓洞监狱黎明前的斗争故事。透过句句泣血的诗歌和斑驳模糊的墨迹,触摸1949年渣滓洞的铁窗下、黑牢里,那些纯洁而高尚的红岩英魂。”纪录片《铁窗诗社》总撰稿赵兴明说。

 


该纪录片于今年初开始筹备,4月正式开拍。筹备制作过程中,摄制组跨越万公里,奔赴北京、河南开封、江苏南京、四川等多地采访红岩脱险志士、英烈的同事、家人,以及相关历史研究专家等,收集到许多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铜梁区慧光寺、安居古城等地进行外景的情景再现拍摄。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场景,我们特地依照渣滓洞监狱的环境,搭建了室内影棚,进行故事场景、诗朗诵场景的影棚再现拍摄。”刘占国表示,此次拍摄力求在文稿、解说、音乐、影像的呈现上更文艺、更纯粹、更高级、更加诗意化,并加入了某播音艺术名家吟诵诗篇的桥段,让影片艺术更具浪漫气息。

 


据悉,《铁窗诗社》演职人员超过80人,是我区今年的重点文艺创作项目。摄制组预计将于11月30日重庆解放纪念日当天在重庆卫视和铜梁综合频道同步首播,并向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等平台推送刊播。


记者 韦寓及

编辑 秦琬淇

审校 蒋国明

专题|疫情防控

铜梁早健康

专题|每日一歌

专题 |龙乡教育

专题|川渝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