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先进科技工作者】刘松:深耕科普事业 做好学生的科学“引路人”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5-27 18:15

“什么是反冲力?”“反冲力是指相反的力,是相互作用的力。”日前,在重庆市巴川中学校园里,科技辅导员刘松一边做着趣味实验,一边为学生科普知识。作为一名科普教育工作者,刘松热爱科普事业,以自己的执着与坚守,将科学的种子撒满校园。近日,刘松获评重庆市先进科技工作者。



“我与科技结缘于2009年。当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在重庆举办,我参与了年会的志愿服务。就是这次活动,让我更加坚定了从事科学教育的信心。”刘松说,2011年,他离开大学校园,到重庆市巴川中学校担任科技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一步步摸索、一次次锻炼,他的脑海中科技教师应有的样子逐渐清晰起来。



作为首批重庆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巴川中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学校科学教育,为科技教师提供了施展能力与才华的空间。2011年,刘松刚入职不久,就与教师吴天兵一起,挑选了48名学生,组建了第一届科技兴趣班。10年过去了,曾经的科技兴趣班如今已发展为学校的科技社团。第一届科技兴趣班的48名学生中,不少学生循着科学创新的方向,考入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湖南大学等高等学府相关专业,开启了更深层次的科学探索。


在10余年的教育工作中,刘松逐渐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科学教育理念。他的课,氛围轻松,趣味盎然,“动手”常常作为核心内容贯穿课堂的各个环节。刘松认为,通过“动手”,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敢想、会说、善问、勤训”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让同学们真正认识掌握科技知识所蕴含的真理,才能体会科学的无穷变化。”刘松说,在教学设计时,他常常会创造性地开发多种科技创新主题课程,将看似枯燥的科学知识,融入科技创新活动课程中,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验证科学知识,体会其中的奇妙。


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素养的提升,不仅仅在于课堂上的40分钟,更在于课外的积累。刘松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协助学生进行各种小发明、小创造。曾经的体育特长生詹杰,正是因为在课堂上迸发的灵感,提出了“跳绳改进方案”,在刘松的帮助下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已升入高中的夏英杰,生活中喜欢动脑,曾有很多小发明。刘松经常从经济、实用、科学三个角度对他进行指导,其中关于改进马桶发明的设计还获得了重庆市二等奖,并通过了专利申请。


这些年,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刘松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绩,但离他心目中的好老师仍有一段距离。“教给孩子一杯水,老师必须要准备好一桶水。当今,社会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出现,对老师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刘松说,今后,他将继续通过学习来蓄满自己的“水桶”,用更多的“水”来点亮学生的创新梦,做好学生的科学“引路人”。


记者 冉若含

编辑 周鑫

审校 蒋国明




专题|每日一歌

铜梁早健康

专题 |龙乡教育

专题|川渝探探

专题 | 铜梁龙足球 为重庆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