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铜梁区乡村人才振兴系列报道】徐浩铖:做群众的“贴心人” 用青春描绘美丽乡村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5-29 20:53

每年暮春时节,在铜梁区大庙镇三品村道路两旁,满是提着桑葚售卖的村民。颗大饱满的紫红色或者玉白色桑葚显得格外诱人。


作为铜梁区栽桑养蚕第一大镇,大庙镇蚕桑丝绸文化历史较久。近年来,大庙镇狠抓新型桑蚕产业发展,牢牢把握人才这个关键点,众多青年人才在此大展身手,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徐浩铖便是其中一颗闪亮的“新星”。


回乡扎根

甘做基层“兴农种子”


2021年,徐浩铖报名参加重庆市“三支一扶”计划人员招募考试,通过考试后分配到大庙镇农技岗服务。



“作为土生土长的铜梁人,我一直都想留下来建设家乡,为家乡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徐浩铖说,他的工作内容是为农服务和产业发展,主要负责农产品质量、水产、科技、能环、产业项目等。


徐浩铖刚上班时,并没有干上本职工作,而是和同事并肩战斗,啃起了“抗疫”“灭山火”这些硬骨头。“当时,通宵值守对身体是个考验。但为了群众的安全,我们不敢丝毫放松警惕。”徐浩铖回忆道。



虽然遇到很多艰难困苦和考验,但徐浩铖仍然决心做一颗“兴农种子”。后来,工作中,他从土地流转、项目分红、群众务工等方面着手,不断增加群众收益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农村

成为群众信赖的“贴心人”


对于农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棘手问题,徐浩铖总是想办法去克服、去化解,彻底抛去了身上的书生气。“在农村农作,就要说农家话、吃农家饭、干农家活。”这是徐浩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点滴小事里有安危冷暖,柴米油盐间有万家忧乐。徐浩铖逐户遍访所驻村的20个社,面对面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有大额医疗支出想申请临时救助的,有邻里之间闹矛盾想找人说理的,也有家里开销大准备谋求工作的……”徐浩铖说,知民情才知道劲儿该往何处使,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



徐浩铖在一次走访中发现,因担心无法继续从事公益性岗位工作,年近六十的帮扶对象张西富一脸愁容。“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向他介绍了产业到户、项目分红等增收渠道。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他可以随时联系我。这就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徐浩铖说。


用真情换真心,徐浩铖真诚地努力为村民解决困难问题,成为了大家信任的“贴心人”。


问计献策

引凤聚力破发展难题


如何进一步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在镇、村的大力支持下,徐浩铖与他的团队辗转川渝各地,考察新型蚕桑产业现状,靠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同时,逐户宣传蚕桑产业发展新方向,积极做好群众工作。


如今,在徐浩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大庙镇蚕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引进了重庆祥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全区首个智能养蚕基地,实现桑叶生长周期内全天候生产,实现工厂化年养蚕1000张,带动农户年新养蚕1000张;


同时,引进3家农业科技公司,开发出白僵蚕、桑枝片、桑白皮、蚕沙等中药原料产品10余种,延长桑蚕产业链;建设全桑枝食(药)用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预计年产桑枝菌棒100万袋,年产值约500万元;研发桑系列产品15个,建设果桑示范基地、桑果烘干储存加工线、桑果汁生产线、花青素口服液生产线等。

今年4月,大庙镇成功举办第三届“相丝大庙·如此葚好”桑葚采摘节,接待游客15万人次,各类蚕桑产品销售6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


目前,大庙镇已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获评市级“一村一品”示范镇和全市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乡镇。大庙桑葚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铜梁桑蚕科技小院获得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支持建设,桑蚕产业获评全市财金协同支持镇乡产业发展绩效评估一等奖。


看着群众越来越鼓的腰包、乡村越来越美丽,徐浩铖黝黑的脸庞挂着喜悦的汗珠,干得更得劲了……


记者 蒋明琴

编辑 曾祚

审校 闻琼

专题|每日一歌

铜梁早健康

专题 |龙乡教育

专题|川渝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