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促实干 晒实绩 求实效】铜梁区土桥镇: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赋能乡村振兴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2-06 17:18

走进铜梁区土桥镇高桥村,蜿蜒的水泥路、平整的高标准农田、崭新的健身广场、美丽的农家小院……移步换景,所见都是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模样。


在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中,铜梁区土桥镇立足村情实际,精心组织实施,一体推进,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土桥镇立足镇情、村情,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


加装健身器材乐享健康生活


“村里安装了乒乓球台,打球锻炼身体方便多了,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2月4日,在铜梁区土桥镇高桥村4组瓦窑坡院子健身点,村民一边摆龙门阵一边锻炼身体,悠闲自得。



村民日子过好了,精神文化生活也跟了上来。高桥村党支部书记周云峰介绍,村里共有16处这样的健身点,每个健身点都配置了上肢牵引器、跷跷板、二位蹬力器等健身器材。


据了解,土桥镇结合全覆盖走访联系工作,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第一时间响应居民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需求,努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以民生“温度”检验主题教育“深度”。



在入户走访中,有居民反映路修好了,环境卫生搞好了,但是缺少锻炼休闲的地方。村干部在得知村民的需求后,主动与镇党委政府对接,申请了16套健身器材。同时,实地考察安装地点,并监督安装过程,让健身点成为了村民幸福健康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心系群众建新桥

方便出行解民忧


“之前,村里的古桥被大水冲垮了,村民出行要绕很远。现在,镇里不仅把古桥修好了,还修了水泥路,我们出行更方便了。”2月4日,高桥村村民指着村里焕然一新的水泥桥,以及桥两边新修建的420米水泥便道高兴地说。



土桥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意、访民情,广泛征求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意见建议。


古桥位于高桥村19组、20组交界处,距今已有100年,是周边村民到旧市坝场镇的最近通道。此前,一场暴雨致使古桥受损,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只能绕路出行,十分不便。为此,高桥村多方筹集资金重建古桥,并加宽加固,让群众出行更安全安心。



“以前经过这里时,总是担心发生意外。我们向村里反映这个安全隐患后,没过多久,新桥就建好了,路也修复了,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村民潘德华说,


如今,重建的古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长16米,桥面从原来的0.6米拓宽至1.6米。新建的水泥便道从村民家门口直接通往场镇,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建设乡村振兴车间

实现村民就近就业


日前,走进土桥镇高桥村的乡村振兴车间——重庆恩奇线束厂(新厂),10余名农村妇女正在加紧赶制订单。



土桥镇组织党员干部在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走访了解村民就业的堵点难点、村里产业发展现状,架好就业供需“桥梁”。


重庆恩奇线束厂(新厂)是高桥村2023年下半年新扩建的乡村振兴车间之一,工人都是附近的村民。“我们这个乡村振兴车间是帮助重庆新民康科技有限公司代加工汽车配件的,工人一般每月能拿到3000元到6000元的工资。”高桥村党支部书记周云峰说。



“家门口就能上班,时间也比较自由,工资计件结算,真是太好了。”高桥村村民田英说,她以前在铜梁城区上班,每天下班坐车回到土桥镇已经是晚上了,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现在,村里有了乡村振兴车间,她每个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的工资,还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农村变美了,生活富裕了,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如今,行走在高桥村,随处可见村民们幸福的笑脸,听到最多的是“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有了大变化。”


目前,自来水管网全镇覆盖工程已完成,联网路修建已进入收尾阶段,清理道路危岩1400余平方米,完成卫生厕所改造升级28个,建设水稻育秧厂1个,人行便道建设410米,为6户居民安装电动车充电盒,建设7米人行便桥1条。


同时,利用“志愿山城”等志愿服务平台引导团员和青年积极参与“河小青”“洁小青”“林小青”志愿服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32场次。


“接下来,土桥镇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党员干部立足自身岗位,深入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等,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在实干中锤炼本领、改进作风,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促进土桥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土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郝好

编辑 曾祚

审校 蒋国明

专题|每日一歌

铜梁早健康

专题 |龙乡教育

专题 |百姓故事

专题 | 2024年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