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新铜梁这一年】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 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漫步龙乡,处处呈现新光景。这个“新”,是新动能激发出的无限活力,是新经济迸发出的澎湃动力。2023年以来,铜梁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服务业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新业态孕育新经济
一个个快递包裹经过自动化打包机、贴单机、分拣线,被搬上货车……日前,在铜梁区城乡物流共同配送中心,园内多家物流企业正在装货、卸货、转运,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该配送中心包括商贸市场区、生态配套区、城市配送区、物流加工区和仓储区,集商贸批发、物流中转、物流配送、物流服务四大中心和物流信息平台于一体。中心入驻了40多家快递物流企业,年快递包裹进出量达3000万件。
随着三级物流体系发展、快递物流整合力度不断加深,合作企业进一步增多,企业的物流成本也进一步降低。“我们的包裹进站量呈逐年递增态势,充分说明群众消费需求旺盛。”铜梁区物流中心某快递点负责人陈先生说,物流中心让物流实现了“统进、统配、统送”。
近年来,铜梁区积极构建以物流、商贸、金融、旅游等基础服务业,以及电子商务、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为内容的服务业特色产业体系,不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铜梁区积极推动电商和直播新业态应用、数字化转型、网络促消费等重点工作,为实体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积极培育引进一批电商龙头企业,鼓励并帮助鹌鹑蛋面、天星寨葛粉、铜梁黑鸡、叙知香等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和跨境电商企业入驻,持续增强向外辐射能力。
此外,引导全区现有电子商务企业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企业品牌化、体系化、专业化水平。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依托区妇联巾帼直播带货团队、区供销社为农服务电商直播间、区邮政抖音直播等平台,展示铜梁优质农产品,促进农产品线上销售,提高市场知名度。
2023年,全区网络销售额达6.8亿元,同比增长16.5%。全区电商市场经营主体达1100余家,全区行政村电商网点覆盖率达100%。搭建电子商务发展平台,成立铜梁区电子商务商会,发展会员单位56家。
新服务快速兴起
过去,大多数的台球室场景是这样的:老板看店无聊发呆,顾客下半夜想打球店铺却关门了。如今,在铜梁,24小时自助台球馆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些问题。在铜梁城区东桥步行街,一家24小时无人自助台球厅凭借其无人化、便捷化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台球爱好者的目光。
这家台球厅运用先进科技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码支付,实现无人值守。免去传统台球厅需要排队等候、手动计费的麻烦,真正做到“掌上一键,随时开玩”。
除了给消费者带来舒适的娱乐体验,24小时无人自助台球厅也为行业发展开创了新的可能性。“如今的消费市场,重视产品品质、愿意为创新买单的新消费群体已经崛起,传统服务业态必须转变。”该台球厅相关负责人说。
而各大银行的服务,也开始变得更加“体贴”。过去,办理一项简单的业务,从取号到办妥,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如今,通过银行各种自助设备,便可自行办理存取款、转账、活期转定期、购买理财和基金、补登存折、打印交易明细及修改密码等服务,市民办理业务更加便捷。
在铜梁各大型商超,市民通过自助收银机,只需在收银区扫描商品条码,结算时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即可,操作方便快捷。“现在有了自助收银机,减少了排队付款的时间,非常方便。”市民张先生说。
在铜梁乘坐公交车,市民过去只能人工购票乘坐,后来发展到刷卡、投币乘坐。到如今,手机扫码就可乘坐,传统服务业向数字化、信息化的转变,大大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
新职业不断涌现
近来,随着气温降低,“围炉煮茶”受到了年轻群体的喜爱。
在铜梁城区民和路一茶餐厅里,每天来喝茶、就餐的客人络绎不绝。温杯、洁具、赏茶、投茶、冲泡、出汤、分杯、奉茶……一杯好茶就这样在店员张先生手中一气呵成。
一次偶然的机会,喝到了一款红茶。此后,张先生便喜爱上了喝茶,并参加培训成为茶艺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中国传统茶文化。”张先生说,随着“围炉冰茶”“围炉煮茶”等新休闲方式出现,茶餐厅也成为了人们社交的重要场所之一。
近年来,“整理收纳”掀起消费热潮。擅长“买买买”的年轻人不少,会“断舍离”的却不多。“90后”收纳师蒋茜表示,不少消费者认为整理收纳师就是打扫卫生、叠衣服。其实不然,高效的收纳是整理,更是规划和布局。
过去,蒋茜在广东深圳务工时了解到“整理收纳师”这一行业。去年,了解到家乡铜梁某职业学校开设了该专业,蒋茜就决定返乡报名系统学习,并和同期学员一道开办整理收纳团队。
“近来,我们的订单大幅增长,整理收纳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要和认可。”蒋茜说,整理收纳已逐渐变成一种常态化的服务模式。如今,在铜梁从事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多。
当前,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的服务需求逐渐增多。传统养老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养老服务新需求催生了“健康照护师”等一系列新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加入养老行业。
“00后”健康照护师雷云川,在两年时间里,他服务过近百位老人,其中大多数是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老人需要的不仅是服务,还有陪伴。”雷云川说,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是促进健康老龄化,提升社会幸福感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大量新兴职业相继涌现,“茶艺师”“收纳整理师”“健康照护师”等职业正发挥着拉动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活水”的重要作用。
2023年10月,铜梁区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78亿元,增长5.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6.37亿元,增长3.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22.44亿元,增长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
新政策保驾护航
2023年7月,铜梁区人力社保局组织开展2023年劳务经纪人培训班,对全区28个镇街及村社劳务经纪人进行集中培训。
在为期3天的培训里,劳务经纪专家和具有丰富经验的创业带头人围绕劳务经纪人培育管理平台操作实务,劳务经纪人综合素质、就业及社保法律法规,乡村引流多渠道就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等内容授课。培训期间还分片区开展院坝会、视频教学会等,进一步提升劳务经纪人队伍的业务专业度。
区人力社保部门在实施“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工作中,注重把培训与铜梁乃至全市的主要产业相结合,与企业的需求相结合,与新兴的产业相结合,致力培训与就业的无缝对接,收到培训和就业双提升的实效。
截至2023年底,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11.79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4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0%,高技能人才占比逐年提升。同时,健全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全区现有职业培训机构11家,依托院校和企业建有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14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巴渝工匠”乡村驿站共18家。
针对网络主播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实际需求,各部门结合实际提供政策帮扶。今年以来,铜梁区妇联分别在白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东方社区、金悦城小区开展养老护理、母婴护理、整理收纳、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累计培训有就业创业需求的妇女200余人。
同时,成立了龙乡巾帼直播推介团队,组织围绕“助力巴渝巾帼发展”项目——铜梁区乡村振兴女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开展“进阶带货主播培训”课程,为女致富带头人、女创客、女大学生、失业妇女带去直播技巧、直播工具应用、营销策略三版块的课程内容讲解。
铜梁区残联开设残疾人直播培训特色班,详细讲解抖音入门、直播带货等,提升残疾人新业态从业人员实践操作技能。
区委网信办围绕网络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相继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和考核实施办法,积极构建“乡土网红驿站”等联动体系,定期组织开展培训、经验交流及户外采风活动。
目前,铜梁已有近百个“乡土网红”主播活跃在各个镇街,通过创作各种风格的短视频,带动家乡农产品销售,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区“乡土网红”在线直播达2000余场次,观看量1500万人次,销售额达3000余万元。随着新职业涌现而不断完善的政策配套,有效促进了就业创业,为新职业人群保驾、为新经济发展护航。
记者 郝好
编辑 周鑫
审校 蒋国明
专题|每日一歌
铜梁早健康
专题 |龙乡教育
专栏 | 铜梁龙足球 为重庆而战
专题|促实干 晒实绩 求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