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阅享铜梁】《长城谣》唱振人心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1-27 15:02

《长城谣》唱振人心

◎李明忠


第一次被《长城谣》震撼,是在一九八四年春节。那时,文化生活还很贫乏,我所在的铜梁师范学校仅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寒气砭骨,人们穿着厚厚的冬装,挤在教室看春晚。在北京电视台的频道上,香港歌星张明敏深情演唱《长城谣》。那旋律凄婉、刚强,像一枚催泪弹,观众席上有了低泣声。循声望去,老年观众咬着嘴唇,泪光闪闪。晚会结束,已是午夜,气温更低了,老人们谈起《长城谣》兴致不减。那时,我才知道刘雪庵的歌已经销声匿迹三十多年了。当年,在铜梁,在日机轰炸后的废墟上,《长城谣》歌声激昂;在虎峰、在安居,黄埔军校师生操练时,必唱刘雪庵的《上前线》;在凤山公园的武庙,每天黎明,韩国流亡人士都要面朝祖国的方向,齐唱刘雪庵为岳飞谱曲的《满江红》。从抗战中过来的那代人,一说起刘雪庵就激动。因为,他们的童年和少年在民族危亡的焦虑中度过,在亲人离散的悲痛中煎熬,在炮火硝烟中流浪、逃亡,是刘雪庵的歌曲给他们希望和力量。那天晚上,我才知道音乐大师刘雪庵是铜梁人,出生于县城东门的盐店,当过养正中学校长,而养正中学的旧址就在铜梁师范。那一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因为,我每天都踩着先贤的脚印行走呢。

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素描刘雪庵》

养正中学依山傍水,周边树木苍翠,洋溢着如诗如画的温馨情趣。一九二六年,刘雪庵任校长,兼铜梁县立中学和国民师范学校国画和音乐课。那年,他二十一岁,西装革履,雄姿英发。不料人生难测,他在成都工艺美术专科学校的同窗好友周克明因地下党身份暴露,逃到铜梁。刘雪庵收留他,给他取名王天府,安排做美术教员,却被特务嗅出踪迹。窝藏共党,是杀头之罪!刘雪庵避难,躲藏在铜梁县立中学校长练哲庵家里。一年半后,新官上任,不理旧事,刘雪庵重获自由,在家乡却呆不下去了,于一九三零年秋赴上海求学,人生从此改写。

一九三一年二月,刘雪庵考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这一年,他二十六岁,学钢琴和声乐年龄偏大,便选择了理论作曲。开学典礼,炮声隆隆,那不是喜庆的焰火,而是第一次淞沪抗战的攻打厮杀。民居、商店、工厂化为废墟,同济大学、中国公学、中央大学医学院相继毁于日军炮火。音专被迫停课。刘雪庵心情沉重,倚天长啸:

我有三尺铁,我有一腔血,数千年文化,几万里河山,忍听她残缺?愤起心头火,蒸出胸中热。雨疾风狂冲去也,誓把仇雠灭!

这是时代的呐喊,是壮士的宣言,今天读来依旧气势如虹,感到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

停战,已是暮春,校园野草疯长,满目凄凉。雪庵返校,悲愤难平,倍感国家强大的重要,于是,悬梁刺股,奋发向上。

1936年,黄自、刘雪庵等师生合影。

上海国立音专良师如云:校长肖友梅是中国现代音乐之父,在他的麾下聚集了中国音乐、文学大师。黄自、应尚能、李维宁、周叔安、龙榆生、易韦斋都是怀珠抱玉的国中翘楚;世界知名的外籍教授亚历山大·车列普宁(中国名齐尔品)、查哈罗夫、苏石林、吕维钿夫人也是育才圣手。刘雪庵迅速成长,作词、作曲比翼齐飞。恩师黄自择善度曲,《踏雪寻梅》流传开去,给中国音乐史留下师生合璧的佳话。黄自还将雪庵的歌曲推荐发表,送往百乐门演唱。

当刘雪庵谱成《飘零的落花》之后,齐尔品伸出手来,搭起走向国际的桥梁。他把刘雪庵的《飘零的落花》《早行乐》《采莲谣》《菊花黄》名为“四歌曲”介绍到东京出版;把《布谷》《枫桥夜泊》《淮南民谣》名为“三歌曲”介绍到巴黎出版。齐尔品又在著名的《音乐季刊》中发表了一篇《现代中国的音乐》,在文中特别称道:刘雪庵,一位很年轻的人,在他的钢琴作品、短歌及小曲中,表现出明显的中国风味,是一位极有前途的作曲家。

刘雪庵立足世界音乐的大舞台,依风长啸,艺术人生从此光芒四射。

这一年,他三十二岁,名列《大英百科全书·世界名人辞典》。

刘雪庵是中国当代作曲民族化、大众化的重要奠基人。他创作了中国第一首钢琴奏鸣曲,第一首钢琴组曲,第一首钢琴独奏曲。他的艺术风格是民族的、抒情的,上口有味,自然生动。在五声音阶的运用上,没有谁像他那样潇洒自如,无往而不妙!他的《春夜洛城闻笛》《飘零的落花》《何日君再来》《红豆词》脍炙人口,誉满全世界。

第二次淞沪战争爆发。

国有危难,战鼓催征。田汉邀集黄自、李惟宁、刘雪庵、贺绿汀、冼星海、沙梅等在扬子江饭店聚会,探讨如何用音乐救亡。话题围绕创作和教唱展开,产生了不少金点子。可是,对如何推动全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却一筹莫展。刘雪庵提议创办刊物,专发抗战作品,一周一刊,征得四五首歌,立即出版邮发全国,迅速传播。得到大家首肯,经费却是难题。刘雪庵吐出宏愿:掏出积蓄,自费办刊。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刘雪庵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得与会同仁深受感动。田汉激情飞扬,挥毫题写刊名。中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有了这位铜梁人,变得波澜壮阔。

张寒晖的《松花江上》送到刘雪庵案头,他觉得太沉重了,与抗战的高昂气氛不相应,暂缓刊登。他在创刊号推出了《八一三战歌》《募寒衣》《安全土》《中国空军军歌》。新作推出,歌咏活动却未成燎原之势,办刊初衷难以实现。刘主编忧心如焚,不胜高寒!

这时,第二次淞沪战争已经苦战两个多月。一寸河山一寸血!罗店沦陷,大场告急,倭寇强渡苏州河,中国军队溃退西撤。刘雪庵寓居的康瑙脱路(今康定路)金司徒庙旁,流弹的火光在窗外乱窜,爆炸的声浪掀动屋瓦,升腾的烈焰吞噬着近旁的建筑物,流亡的同胞穿过尘烟凄凄惶惶。刘雪庵两眼血红,压抑和悲痛在心中翻搅,绝望与渴望的情绪如火苗燃烧,创作的心境渐渐逼近了。他端坐琴凳上,《长城谣》歌词奔来眼底: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梁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他乡,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保故乡,哪怕敌人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绵延万里,守卫故国和家园。刘雪庵敲击琴键,响起了与歌词契合的音符,信手往下弹,激情喷涌而出,一浪接一浪奔腾向前。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对前方将士的担忧,对民族自由、胜利的渴望一起汇聚指尖,变为五声音阶的旋律,穿过战火硝烟,吹响抗日的号角。

词作者——潘孑农

琴声消歇了,刘雪庵奋笔疾书,记下曲谱,一哼,眼眶湿润,再弹,泪流满面。琴声徐缓平稳,减弱渐强,战胜强敌的艰难,回归故里的渴望,呼号奋发,一气呵成。这是一支金曲,将会超过以前任何歌曲的影响。他合上琴盖,抚摸着钢琴,心里怀着深深的感激。这是架德国钢琴,是用创作《中央航空学校校歌》的奖金买的。音色的纯洁、音准的精确、低音到高音的过渡,都惊人地完美。好伙伴啊!他赞叹,不由想起词作者潘孑农来。一年前,刘雪庵在上海艺华影片公司任特约作曲,潘孑农的电影《弹性女儿》开机拍摄,请刘雪庵谱写主题歌,两人从此订交,文学与音乐,融洽默契,心灵相通。不久,潘孑农的新电影《花开花落》,又请刘雪庵谱写主题歌和插曲。一九三七年春,潘孑农写出了电影剧本《关山万里》,内容记叙东北京剧老艺人在“九一八”事变后,带着女儿流亡关内,自编小曲,教育幼女不忘国恨家仇。途中,幼女失散,被一位音乐家收养。音乐家谱成《长城谣》,由养女在电台歌唱,老艺人偶然闻知,骨肉喜得重逢。潘孑农把剧本和《长城谣》歌词交给刘雪庵。刘雪庵读后异常激动,决心精心度曲。不料,《关山万里》刚开机试拍,“八一三”淞沪抗战就爆发了,上海文艺界人士开始撤退,潘孑农受聘中央电影摄影场,踏上了西去重庆的征途。

曲作者——刘雪庵

刘雪庵把《长城谣》发表在一九三七年十月二十四日的《战歌周刊》第二期上。那是忙碌的季节,也是最充实的日子。刘雪庵编辑稿件,跑印刷、邮发,上街头、进里弄教唱,推广《长城谣》。时间一晃就到了十一月十六日,《战歌周刊》出到四期,上海的战事进一步恶化,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电影股聘请刘雪庵为特约作曲,催促他紧急撤离。他乘海轮去香港,转道广州,在绥阳轮上,和文艺界抗敌救国会会长江陵重逢。聊起抗日歌曲,刘雪庵讲起平津流亡学生投来《松花江上》,一直没有发表。因为,东北沦陷、北平沦陷,上海危在旦夕,我们整个国家都在动荡,哪能还像怨妇一样哭诉哀告?要奋起抵抗啊!江陵一听,决定为《松花江上》写出《离家》《上前线》的续篇,合成《流亡三部曲》,休止逃亡音符,把哭诉变为刚强。就在海轮上,江陵写出了《离家》,刘雪庵坐在舷梯上,以膝盖当桌子,写出曲谱。两人哼唱此歌,惊动了船上的郭沫若和歌星郁风。船到广州,郭沫若去电台演讲,接下来的节目,就播送郁风歌唱的《离家》。

一个礼拜后,在奔赴武汉的列车上,江陵写出了《上前线》,刘雪庵一气呵成,《流亡三部曲》震撼问世,很快成为最流行的歌曲。

刘雪庵撤离没几天,上海就落入敌手。沦陷前,上海流行的歌曲是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陷落后,流行的是刘雪庵的《何日君再来》。这歌唱相思之苦,叹人生短暂,上海人用来倾诉亡国的怨愤和抑郁,疗治心灵的痛苦。当事人曹白(后来做了谭震林的秘书)写道:读者请慢一点笑,不要以为沦陷后的少男少女们真孱弱,只会唱《何日君再来》了。沦陷后,我们做了更苦的奴隶了……四周既已封锁,出入是那样的难,认真做个良民,心头是那样的苦,还是在租界里唱唱《何日君再来》吧……沦陷前唱“起来,起来”,那是年轻胸膛的鼓动,沦陷后的歌声《何日君再来》,应该作为年轻的满怀的哀诉……”

刘雪庵到汉口,找到老同学夏之秋。夏之秋是刘雪庵在上海音专的学弟,擅长吹小号。刘雪庵的名曲《何日君再来》,由周璇在上海百乐门首唱,夏之秋的小号为其增色不少。雪庵拿出《长城谣》,夏之秋激动不已,执掌武汉合唱团,正为没有拿手好歌犯愁。他力荐学妹周小燕演唱。刘雪庵找去黎黄陂路5号的周苍柏公馆。周苍柏是银行家、爱国人士,周小燕的父亲。一九三五年,周小燕考入上海音专,第二次淞沪战争爆发后,父亲写信给她,不做日本人的顺民,把她召回了全国抗日中心武汉。

到了周公馆,刘雪庵才知道学妹唱歌唱僵了,低音到高音的过渡一直上不去,一上高音嗓音就破,连俄罗斯声乐教授也没办法。一哼《长城谣》,周小燕就喜欢上了,却依然在高音区破嗓。雪庵鼓励学妹敢于登台,大胆去唱,只要唱出真情,就是演唱生涯的一次突变和飞跃。

武汉各界为抗敌将士捐金义演。《长城谣》在汉口中山公园体育场首唱。

钢琴伴奏是美国主教鲁兹德施(中国名吴德施)的女儿弗南西施·鲁兹小姐。在悠扬的琴声中,周小燕心怀忐忑,不知能不能成功突破高音的障碍。可是,不成功哪能激发民众救亡的热情呢?我们的国家正一步步走向灾难的深渊,每天都听到这里被敌人占了,那里又丢了,她的心都快碎了。武汉街头源源不断的难民、伤兵痛苦得变了形的脸在眼前浮现,她的心一热,挺直胸膛,亮开歌喉,一路唱去。当唱到“自从大难平地起”的时候,观众掩面而泣,哭声一片。场上气氛感染着歌者,充沛的感情变为强大的气流冲向嗓子眼,清澈、明亮的歌声、琴声和百转千回的感情交汇在一起,汹涌澎湃,奔腾不羁,中音到高音承转自如,完美无痕。伴奏终止,感觉这里一片寂静,突然掌声如雷,迸发出强烈的喊叫声。观众被歌声震撼了,捐款箱前排起长龙,性急的取下手镯、项链就往台上扔。

《长城谣》是周小燕歌唱生涯的里程碑。此后,她在国际上获得17次大奖。给人讲唱歌的秘诀,她总是说:有真情实感,就能唱出最美的歌。

潘孑农西去重庆,由南京转芜湖,一路周折,终于到了武汉。在去武昌的轮渡中,他遇见宣传队正在演唱抗日歌曲,歌词很是熟悉,一问,惊喜不已,电影《关山万里》没有拍成,《长城谣》却流传开了!这支曲子苍凉悲壮、淳朴自然、亲切优美,口语化,又有民族特色,真是一首好歌!他很想见老朋友一面,但是,行程匆匆,只得继续西行。这时,《长城谣》传遍了抗日的前方后方,成为家喻户晓的爱国歌曲。据孙鲁在《战歌》二卷一期《歌咏在抗大》一文记载,在延安,最流行的歌曲是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刘雪庵的《长城谣》、郑律成的《延安颂》和吕骥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

日寇进攻武汉,非战斗人员紧急撤离。周小燕远赴巴黎深造,鲁兹主教也告老还乡,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汉口。他在汉口的居所,周恩来、朱德住过,国际友人白求恩、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艾格尼丝·史沫特莱都曾客居于此。周恩来特意举行茶话会,饯别鲁兹父女。会上,小鲁兹感到任何语言都是多余,唯有再次演奏《长城谣》,才能表达难舍第二故乡的深情。

武汉合唱团因演唱《长城谣》走红了,团长夏之秋率团赴南洋宣传抗日救亡。在巡演途中,《长城谣》总是牵动着海外华人的衷肠。华侨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有的甚至唱着《长城谣》,满载物资,回国抗日。

周小燕赴欧洲求学,俄国著名的钢琴家齐尔品听她演唱《长城谣》,非常高兴,称赞她“嗓音纯净,像水晶般坚实,像钻石般光彩”。齐尔品为她寻找机会,让全世界听众享受《长城谣》。在一场举世瞩目的音乐会上,周小燕以完美的演唱技法和夜莺般的歌声赢得满场赞誉,欧洲舆论界称她为“中国之莺”。

2005年12月,刘雪庵诞辰百周年纪念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举行。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邓丽君的歌悄悄传进大陆,刘雪庵的《何日君再来》风靡神州。这支歌在一九三八年,被上海工部局认为是“希望国军打回上海”而查禁;后来因日本人用作心战工具,在中国军队前沿播送,被蒋介石下令查禁;一九四九年后,刘雪庵因写过国民党军歌,又被打成右派,所有歌曲都被雪藏。在第四次文代会上,刘雪庵因为《何日君再来》再度流行而遭到大会点名批评。他因此伤心难受,双目失明。潘孑农为朋友鸣不平,投稿《解放日报》。《解放日报》文艺部十分重视,将原稿寄给《北京晚报》,委托他们就近向刘雪庵和当事人核实。那时,刘雪庵已经中风偏瘫,大小便失禁。接受记者沙青的采访,他百感交集,泪如雨下。《北京晚报》抓住这一线索采访知情人,推出系列文章,还原了真实的历史,进行拨乱反正的媒体记录,推翻了扣在刘雪庵头上的一切不实之词。于是,历经半个世纪的雨雪风霜,《长城谣》再度引起国人关注。《何日君再来》也像烧不尽的野草执着地绿满天涯。

《长城谣》穿越时空,具有持久不衰的艺术魅力。一九八二年秋,香港著名音乐家林声翁、张汝钧等主办“中国近代音乐史声乐作品展”,《长城谣》名列其中;一九八四年,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香港歌手张明敏深情演唱《长城谣》,唤起人们沉睡的记忆,激起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刘雪庵僵卧病榻,老泪纵横。不久,上海歌手沈小岑录制此曲的磁带,大量发行海内外。一九九二年,《长城谣》被收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五日,在国家大剧院,中国26位近现代著名音乐家作品音乐会举行,国务院前副总理李岚清素描刘雪庵,篆刻《长城谣》,并用刘雪庵的音乐作品巧妙连句,赞美刘雪庵对中国抗战的特殊贡献。

二○一五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人民网文化频道特别推出“寻找最美抗战歌曲”大型策划。杨澜接受采访时说:“如果要选一首最美的抗战歌曲,我认为是《长城谣》。选择这首歌是因旋律动人心弦,一提起抗战歌曲,‘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就萦绕在耳畔。”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高为杰回忆在美国的访问经历,深情地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刘先生的音乐。华盛顿有很多华人合唱团,《长城谣》和刘雪庵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刘大白《布谷》配曲的作品一直是保留节目。刘雪庵的歌曲已经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因,寄托着海外华人的故国情怀。

抗战七十周年纪念,《长城谣》被中央电视台选作公益广告,是时间对经典的记忆;二○二二年北京冬季奥运会,《长城谣》被用于宣传片,则是空间与名曲的遇见。在“万里长城万里长”的优美旋律中,雪花飘过长城的烽火台,飘过故宫的角楼,飘过滑雪杖下的崇山峻岭,在五大洲不同色彩的眸子里流转,惊艳了中国与世界。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刘雪庵简介

1905年出生于四川(今重庆)铜梁东门狮子坎,1931年考入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师从萧友梅、黄自,学理论作曲。师从俄籍教师吕维钿夫人学钢琴,师从朱英学琵琶,师从龙榆生学韵文、作词,与贺绿汀、陈田鹤、江定仙并称为黄自“四大弟子”。1934年起,先后在中央航空学校、上海音乐艺文社《音乐杂志》任教或做编辑。1937年,他自费创办了专发抗日歌曲的刊物《战歌周刊》,后改名为《战歌》。1940年因经费贫乏终刊,共出版18期,刊发歌曲124首。其中,抗战歌曲占百分之八十。他在抗战前创作了《中央航空学校校歌》《中国空军军歌》《中国海军军歌》,激励了中国军人的抗日杀敌的斗志。他的《长城谣》《出征别母》《巾帼英雄》等一大批抗日歌曲,流传前后方和新加坡一带,唤起了同胞的抗日热情。刘雪庵一生创作了500多首歌曲。在长达60年的时间里,他因《何日君再来》而含冤蒙垢,最后中风偏瘫、双目失明。《何日君再来》发行了50多张专辑,唱红了周璇、李香兰、高胜美、费玉清、徐小凤、邓丽君等30余位歌星,成为世界名曲广为流传。在今天,在美国的费城、纽约、华盛顿等地,每年的10月7日和8日是中国日,侨胞聚会必唱《长城谣》《布谷》《春夜洛城闻笛》。刘雪庵的歌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寄托着海外华人的家国情怀。


重庆市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重庆市铜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联合主办

权威发布

专题|疫情防控

专题|每日一歌

专题|创全国文明城 做铜梁文明人

专题|川渝探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