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阅享铜梁】有一个名字叫“铜梁”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4-30 11:28

开栏语

4 月23 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京开幕。把读书作为最大爱好的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早已超然纸处。除了优雅的墨迹,还化身为声音和影像,可谓无处不在。阅读已经与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们享受现代文明的重要形态。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时代为阅读者和创作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天地。为践行新时代铜梁宣传文化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铜梁区文联与铜梁区融媒体中心联合在《铜梁报》开办《阅享铜梁》副刊,并在铜梁APP同步开设专栏。《阅享铜梁》将集聚区内外文艺菁英,遍访龙乡大地,寻贝拾珠、披沙拣金,以载道之行、铸心之文,演绎“活力龙乡 魅力铜梁”的精彩故事。铜梁区融媒体矩阵和铜梁文艺微信公众号、《巴岳风》等平台还将通过视频、音频、专题等形式刊播部分佳作,以飨读者。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阅享铜梁》正式开栏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阅享铜梁》创作者们将认真践行“四力”,汇聚点点星光照亮读者心河!

《阅享铜梁》副刊编委会


有一个名字叫“铜梁”

作者:赵兴明

铜梁,一个闪耀着青铜时代古老印记的名字,它既代表着巴山渝水间这片特定的地域,也是数千年来诞生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共同的家园。

当一个人的姓名前面冠以地名,他就成为了这方土地的儿女,这方土地也就成为了他梦魂归处的滥觞。就如:中国, 某某某;铜梁,某某某。可以说,家乡的名字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与生俱来,甚而是生死相随的。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铜梁人,我对“铜梁”这个地名的兴趣始于20 多年前。那是1999 年底,一部展示铜梁迎接新世纪的专题片《可爱的铜梁》由我担任编导。这时候,我才发现 自己对于这个一直冠在我姓名前头的地名竟然是一无所知。“铜梁”何时得名?因何而名?何时建县?县又因何而名?这些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或是为了对抗无知带来的挫败感,又或是一种溯源本能的驱动,我在断断续续的稽 古钩沉中渐渐靠近着这个名字背后的真相。


巴蜀要塞 侯国之地


“铜梁”有史可查的最早出处在哪儿呢?逆流时光2000 余年,我所找到最早把“铜梁”述诸笔端的人,是西汉著名辞赋家扬雄。“东有巴賨[cóng],绵亘百濮;铜梁金堂,火井龙湫。”扬雄《蜀都赋》可以看出,赋中的“铜梁”应是“铜梁山”,当时是与成都金堂山齐名的巴蜀名胜。

扬雄之后的西晋文学家左思再写《蜀都赋》,又提到了“铜梁”。其赋云“外负铜梁于宕渠,内函要害于膏腴。”

两篇《蜀都赋》都提到“铜梁(山)”,至少传达出两个信息:第一,铜梁山这个地方很有名,以至于两位大辞赋家写《蜀都赋》都绕不过;第二,铜梁山得名最晚也在扬雄写《蜀都 赋》之前,也就是说最晚也在2000 年前。

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铜梁(山)”的最早记载,但这个“铜梁(山)”却没有时代消息。有确切时代消息的“铜梁”,出现在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的《益部耆旧传》中。

据《元丰九域志》引《益部耆旧传》云:“昔楚襄王灭巴子,封庶子于濮江之南,号‘铜梁侯’。”这句话大概意思是:战国时期,楚襄王熊横灭掉了巴子国,把巴子国的地盘赐给了一个非正房老婆生的儿子,并封他为“铜梁侯”。

按陈寿的说法,“铜梁”这个词在2300 年前的楚襄王时代就有了,这比扬雄《蜀都赋》中的“铜梁”又早了300 年。但这个“铜梁”是伴随着“铜梁侯”出现的,这个“铜梁侯”又是一尊什么大神呢?为什么非是“铜梁侯”?为什么不是“铜梁公”“铜梁伯”?为什么不是“金梁侯”“铁梁侯”?楚襄王给儿子封爵起名时到底是怎样想的?

周王朝分封天下诸侯时,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等,除周以外,都不能称王,最大只能称公。自春秋后期的楚武王开始,诸侯就开始纷纷自称为王,给自家的卿大夫授予公、侯、君等爵位。楚王封庶子为“侯”,把新打下来的巴国江山作为其采邑之地,也算是顺理成章。值得注意的是,一个侯爵的采邑之地也可称为侯国。也就是说,周天子所封的“巴子国”变成了楚王所封的“铜梁侯国”。这个短暂侯国的地盘却不小,大致与巴国后期相若,包括今天的重庆渝西地区和四川东北部分地区。

弄清楚了什么是“铜梁侯”再来考究这个爵位的称号反而简单了。类比当时的爵位称号可以发现,大多称号都是根据获得爵位者的功绩或是封地地名来起的。“铜梁”这个词显 然不适用于彰显功业,只能是封地的地名了。

战国后期,巴国势弱,在与楚的征伐中不断失利。巴国首都(或是别都)迁到褺江边,即今天的合川城南涪江边。据唐代李吉甫所修的《元和郡县图志》载“巴子城在县南五里”“铜梁山在县南九里”。也就是说巴子城就在铜梁山下。楚 国灭巴,庶子封侯,铜梁山自然就成了封爵之地。所以,铜梁 侯的爵名是以铜梁山的山名而来,铜梁山的得名早于铜梁侯。以此可证,铜梁山的得名必然早于陈寿老夫子所说的2300 年前。


内质为铜 外化为梁


顺藤摸瓜,从铜梁侯就摸到了铜梁山。庆幸的是,铜梁山的得名原由有史可查,规规整整印在明万历《合州志》上:“山有石梁横亘,其色如铜,故名。”为什么称为“铜梁山”呢? 说白一点,因为山“色如铜”“石梁横亘”,故名“铜梁山”。

笔者曾四次到铜梁山实地考察,最早的一次是2003 年。当时,在文史爱好者“大黑”周地民带领下拜访了这个“铜梁” 一词的滥觞之地。此山位于合川城南,涪江边上,山顶少树, 一道大概七八米高、数十米长的石梁横亘其上。石梁为红砂岩,阳光下灿然若铜。在笔者来看,“古人诚不欺我”,此山风光景致与明万历《合州志》中的描述完全吻合,印证了铜梁山因自然形色而得名的说法。宋代乐史所著《太平寰宇记》载:“(铜梁山)东西连亘二十余里,山岭之上平整,远望诸山而此 独秀。”笔者所见实景,佐证了其记述非虚也。

然而,最有分量的记述还是来自《元和郡县图志》。

图1《元和郡县图志》载铜梁山出铜相关内容


铜梁山在县南九里,《蜀都赋》曰“外负铜梁于宕渠”是也, 山出铜及桃枝竹。

——唐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远早于《合州志》,由书中“山出铜”推断,铜梁山得名,“铜”字主要是因产铜而来,“梁”字主要因山形而得。正是“山出铜”这三个字,为广为流传的铜 梁山“以貌得名”论,增加了铜的内质和时代的烙印。

既然得名与产铜相关,那么很明显,铜梁山得名自然应晚于铸铜术出现而早于楚王分封铜梁侯的时间,也就是说铜梁山的得名约在距今2300 年至4000 年前。

至此,“铜梁”这个名字的来历就厘清了。其先后传承逻辑是:因为“山出铜”加之“山有石梁横亘,其色如铜”所以山  名“铜梁山”;因为楚王灭巴,封庶子于铜梁山所在之地,所以 爵称“铜梁侯”。

从青铜时代开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铜梁”一词频频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赋中。南梁简文帝肖纲《蜀国弦》:“铜梁指斜谷,剑道望中区。”唐代诗人王维《送李员外贤郎》:“少年何处去,负米上铜梁。”唐代诗人杜甫《赠蜀僧闾邱师兄》:“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据方志所载,唐代高僧闾丘曾在铜梁洞参禅,宋代皇室宗子赵伯宜曾在铜梁山隐居,元明之际高道火龙真人和张三丰曾于铜梁洞修行。历史长河中的“铜梁”逐渐被赋予了巴 国故地、隐读之地、修真之地等丰富内涵,形成一道历久弥香 的文化风景。


“三四”之争 “大小”之辨


从史籍的微管中窥见上古源流,得知了铜梁侯与铜梁山的由来。那么,观照现实的问题来了。铜梁的县名(现在称 区名)为什么会和合川境内的一座山相同呢?铜梁县到底是在何时,因何地而得名呢?对于此问,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首先,关于铜梁建县时间,很早就有长安三年(公元703 年)说和长安四年(公元704 年)说;其次,关于县名由来, 也有“以铜梁山为名”和“以小铜梁山为名”两种说法。笔者也曾为此头疼不已,到底谁说了算呢?下面,有请重头人物, 唐代宰相李吉甫与后晋宰相赵莹、刘昫闪亮登场!

【长安四年说】

铜梁县,东至州一百五十里。长安四年,刺史陈靖意以大足川侨户辐凑置县。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长安三年说】

铜梁,长安三年置,初治奴崙山南,开元三年,移治于武金坑。

——赵莹 刘昫《旧唐书》


追其源头,分歧最早出现在《元和郡县图志》和《旧唐 书》。虽然两者表述只有一年之差,但这个没法打圆场,只能 直接PK 了。

先从成书时间上看。《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 八年(公元813 年),当时距铜梁建县约110 年。这已是存世典籍中最早的古代地理总志,也是最早记录铜梁建县这一历史事件的史料。《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天福至开运年间,距铜梁建 县约为240 年。两相比较,《元和郡县图志》应该更为准确。

再从修志情形来看。修《元和郡县图志》时,唐朝国力强 盛、内外安宁,有丰富的国家档案作参考,有充裕时间和人力 进行详细考辨。修《旧唐书》时,正值乱世,战火四起。修撰 工作尚未完成,后晋就被辽所灭。主持修撰的赵莹也被俘 虏。两相比较,显然修撰《元和郡县图志》时的环境和条件更 加完备,出错的概率也要小得多。

两相权衡,《元和郡县图志》在可信度上更占优势。笔者 主张,对铜梁建县时间的表述还是应当统一在唐长安四年即公元 704 年为妥(1991 年修成出版的《铜梁县志》也采用此说)。但鉴于两说已并行千年,且不能证明“长安四年说”就一定对,“长安三年说”就一定错,加之历代以来沿引众多,我们不妨“用四容三”,求真存异。

时间的问题解决了,再来厘清铜梁县究竟因何而得名的问题。到底是因铜梁山得名,还是因小铜梁山得名呢?虽然只一字之差,地望却相差了几十里,似乎也不能马虎。下面 有请“小铜梁山说”的代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纪胜》与“铜 梁山说”的代表《太平寰宇记》《万历合州志》出来锣对锣、鼓 对鼓,当面对质。


【小铜梁山说】

置县取小铜梁山为名。小铜梁山,在县西北七十里。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成书于唐元和八年

取小铜梁山为名。

——王象之《舆地纪胜》(成书于南宋嘉定十四年)

【铜梁山说】

置铜梁县以铜梁山为名。

——乐史《太平寰宇记》(成书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

州治南五里有铜梁山,唐置县,因以为名。

——田九垓《合州志》(成书于明万历七年)


以上四书,《元和郡县图志》成书时间最早,《万历合州 志》成书地缘最近。一个占天时,一个占地利,然而观点各异。清代方志学大家章学诚认为“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到底哪个才对呢?

理由越多越没有说服力,只会让说的人口吐白沫,听的人头痛欲裂。笔者不愿以此来测试大家的耐性,只说一条理由:

铜梁初置时,小铜梁山就位于本县境内,而铜梁山却在合州南面的石镜县。请问,如果不是自家有这个根脚,谁好 意思把别人家的著名景区名字当成自己的名字贴脸上出来晃悠呢?也只有“铜梁置县,取小铜梁山为名”这个说法才算 是有里有面,妥妥当当。

但是,铜梁县名来自合州铜梁山的说法是否就一定是错的呢?也不是。因为小铜梁山得名肯定是源自铜梁山。所以,客观地说,铜梁这方地域的得名确实是间接来自合州铜 梁山。但一定要注意,这种关系是“间接”的,而以小铜梁山 得名,这才是嫡亲的血缘!


回归“初恋” 寻找本源


铜梁置县时间和得名缘由都清楚了,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铜梁的“初恋”之地在哪里?得名之山又在何方?换言之,就是公元704 年置县时的治所在什么地方?因以为名的小铜梁山又在什么地方?

唐《元和郡县图志》载:“铜梁县,东至州一百五十里。”多么简单明了,从合州往西,量150 里,正好到了潼南小渡镇。随便找个本地老乡一问,无论老幼,一溜儿给你指到代场坝(也作戴场坝)。还告诉你,这里就是铜梁县城,唐朝就在这 儿了,祖祖辈辈都是这样传的,错不了。然而,这里真是铜梁 最初的治所吗?答案是矫情的,这里是铜梁的治所,却非原 配!这里只是李吉甫修《元和郡县图志》时铜梁的治所。在 此之前,多情的铜梁已经在历史的罅隙里遗弃了两任“前女友”。

据《旧唐书》载:“铜梁,初治奴仑山南,开元三年,移治于武金坑。”又据《太平寰宇记》载:“旧理在今县北四十里,奴仑山北列宿坝上。开元三年移就涪江南岸权立,十六年遂东南移于东流溪坝上,即今理也。”结合起来理解就是:铜梁最初置县的地方在奴仑山脚的列宿坝上;11 年后,开元三年(公元715 年)就搬到了涪江南岸的武金坑;又过了13 年,开元十六年(公元728 年),搬到了东流溪坝。

铜梁在东流溪坝置县长达552 年,历唐、宋、元三代。充分的史料证明,铜梁县的第三任治所东流溪坝就是如今的潼南区小渡镇代场坝,此处不再赘述。

元至元十七年(1280 年),巴川县并入铜梁县,治所移至原巴川县境内,即如今的铜梁区巴川街道龙都路50 号,这才让那颗驿动的心最终安定下来,700 余年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逆流时光,溯源而上。铜梁县治所迁至代场坝之前,曾在武金坑权立13 年。南宋《舆地纪胜》载:“武金坑 《图经》:铜梁县治,武金坑又谓之武金坝。”《合川县志》载:“涪江南岸富金坝,以土地肥沃,出产如金名之,即古之武金坝也。”也就是说,富金坝就是武金坝,武金坝就是武金坑,铜梁县的第二任治所就在如今合川区太和镇富金坝。

那么,铜梁县的原配治所到底在哪里呢?根据《旧唐书》 所载的“初治奴仑山南”,结合《太平寰宇记》所载的“旧理在 今县北四十里奴仑山北列宿坝上”推断,铜梁最初的治所就 在代场坝北面40 里,奴仑山脚下的一个平坝上。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今这一带既没有奴仑山,也没有列宿坝!

1984 年,铜梁县志办公室组织了一次详细的调查走访, 认为初治之地可能是潼南塘坝镇小仑山南五里的廖家坝(今之俞桥村一带)。前贤们的这次考辨历时七年,最终定稿,收录在1991 年出版的《铜梁县志》中。然而,仅仅两年后,反对的声音出现了:1993 年,《潼南县志》出版,书中有《县境古城遗址考》一篇,认为潼南“均无奴仑山之名,亦无遗址和口碑可证,列宿坝在今潼南县境,尚无依据”。

唉,可叹世上没有千岁之人,不然一问可知啊!看来,古代的事情还得从古代的书中去找。历史的真实往往隐藏在偶然转头一瞥之间,就在我不管不顾地放舟唐宋古籍时,却被蓦然而来的一行文字亮瞎了双眼。文选楼影宋钞本《舆地纪胜·潼川府路·合州·景物下》(卷一百五十九)最后一页载:“奴仑山,续通典云,在铜梁县北四十里,今县有仑山里。”

 按《舆地纪胜》的说法,奴仑山就是仑山。又按《大清一统志·潼川府·山川》记载:“仑山,在遂宁县南一百余里,屹立千仞,其南为宝盖山。”再按《潼南县志》载:“帽巾山,一名宝盖山,又名帽子山。”什么也不说了,有请卫星图!

图2 铜梁县初治奴仑山位置图(赵兴明 制图)


结合史籍所载和卫星图所示,结论一目了然:如今的大小仑山就是宋代的仑山,宋代的仑山就是唐代的奴仑山。无论是《旧唐书》所说的“奴仑山南”,还是在《太平寰宇记》和《舆地纪胜》所说的“奴仑山北列宿坝上”都在这个地方了。 那到底是山南还是山北呢?因为史家记载互相矛盾,一个地方不可能既是山南又是山北。如按“山南说”说,铜梁的最初治所就在俞桥村(廖家坝)一带;如按“山北说”就在小仑村一带。结论:铜梁县长安三年最初建县的治所,位于如今潼南区塘坝镇大小仑山脚下。在没有新的确凿考据出现之前,本次回归“初恋”之旅只能止步于此了!

开启下一题:小铜梁山究竟在哪里?这个好回答,按《元 和郡县图志》所载“小铜梁山在县西北七十里”。我们已经有 了当时县治所在地的代场坝这颗金钉子,要找小铜梁山也就有了依据。由代场坝往西北找70 里,也就到了。因此,笔者可以负责任地说:小铜梁山就在如今的潼南区柏梓镇一带。 为何?第一,符合代场坝西北方向七十里(如今道路距离约为25-30 公里)这个范围的区域只有潼南区的柏梓镇、崇龛镇和安岳县的毛家镇、白水镇四个镇。第二,今之潼南区崇龛镇和安岳县的毛家镇、白水镇在唐代都属于普州,而铜梁属合州,小铜梁山位于铜梁境内,自然不会在普州,因此只能是在柏梓镇范围内。

2022 年4 月,笔者到潼南的实地考察,虽因故未能走遍疑似小铜梁山的全部山脉,却也略有所获。柏梓镇内有三座山位置与代场坝西北70 里相符:一是朝阳山,二是马鞍山,三是东林寺山。通过史籍记载和实地考察,笔者认为:今潼南区 柏梓镇朝阳山和东林寺山有可能即是古之小铜梁山,铜梁县的得名的直接来源。但这不是结论,仅仅是笔者一个未及证实的推测!

综上所述,铜梁县于唐长安四年即公元704 年建置,初治今之潼南区塘坝镇大小仑山脚下,以境内小铜梁山为名,小 铜梁山位于今之潼南区柏梓镇一带。唐开元三年即公元715 年,铜梁县治所迁至今合川区太和镇富金坝。唐开元十六年即公元728  年,铜梁县治所迁至今潼南区小渡镇代场坝。元至元十七年即公元1280  年,巴川县并入铜梁县,铜梁县治所迁至如今的铜梁区巴川街道龙都路50 号。为了便于读者直观了解,笔者制作了一张简单的铜梁治所变迁示意图。

图3 铜梁治所变迁示意图(赵兴明 制图)


好了,铜梁建县迄今已历1300 多年,千岁高龄还能认得老家的地盘,还能故地重游,已然是不错了。以笔者之能,探访之旅只能到此结束,若要精准地回归“初恋”,找到本源,只 能寄希望于后来者更深入、更确凿的发现。


铜梁之名 血脉相承


铜梁之铜,源自“山出铜”。铜,象征坚韧和恒久。铜的冶炼、加工和铜器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里程碑。上 古之时,冶铜无疑代表着先进的科技、先进的生产力和强盛 的国力。

铜梁之梁,源自“石梁横亘”。梁,是山梁,也是脊梁。梁,是大厦最高处的支撑,代表着守护;梁,是人身最挺拔的傲骨,代表着担当。地有山梁,始称铜梁之名;人有脊梁,方为铜梁儿女。

以铜梁为名,自当传承铜梁的内质和精神,坚韧不拔、担当作为。

溯源历史的意义在于观照当下、启迪未来。“铜梁”一个名字的背后是灏灏四千年的文明传承,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的兴衰过往。虽是简单的两个字,却冠于从古迄今乃至将来在这方地域上诞生的任何人物、发生的任何事件之前。试问, 有什么事物是完全超脱于传承和地望而生成的呢?

1976 年,在修建铜梁西郭水库时发现了距今约25000 年前的旧石器文化。因其独有的七大特点和所代表的新的区 域性文化,而被中科院命名为“铜梁文化”。“铜梁”二字,从此 有了更为深邃的底蕴和辽阔的襟怀。从与兽为邻的旧石器时代,到磨玉烧陶的新石器时代,再到“巴师勇锐,歌舞以凌 殷人”的青铜时代,铜梁这方土地上的先民载歌载舞,一路走来。他们在民族和文化的不断碰撞融合中,掌握了最为精湛的扎龙技艺和图腾之舞。《万历合州志》引《元志》语这样褒美铜梁:“人多朴茂,尤工艺术。”铜梁人就这样吟唱着下里巴人的山歌,玩舞起气势磅礴的龙舞,以勇毅和豪迈传承着铜梁 之名。

唐代巴川县令赵延之,保境安民六战六赢,被后世尊为“土主神”;宋代重庆知府、礼部侍郎度正,忠直爱民泽惠巴 渝;明代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张佳胤,文韬武略名垂青史。近现代,铜梁更是涌现出了爱国音乐家刘雪庵、红色作战厅长 郭汝瑰、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邱少云等志士豪杰。

当今铜梁,无数英雄儿女在平凡的岗位上传承先辈的意志,挺起不屈的脊梁。全国道德模范“包子婆婆”陈淑梅、中 国好人吴定富、全国三八红旗手杨发英等生活在这方热土地上的85 万龙乡儿女,正以自己的言行诠释着“铜梁”这个地名的内质和精神。

美哉,铜梁!名起文明肇始之青铜时代。

壮哉,铜梁!神传开拓奋进的磅礴纪元。

(赵兴明:记者,纪录片导演,重庆市铜梁区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副总编,重庆市铜梁区文联兼职副主席)


直播预告||4月29日晚7:30,锁定铜梁APP直播间,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眼健康

铜梁大庙镇:干干净净迎“五一”!人居环境整治忙

流口水!铜梁这里的350亩枇杷“上线”了

铜梁大庙镇:把好节前“安全关”!让安全不“放假”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岩精神 ——《满天晴雪映梅花—红岩英烈杨虞裳》审片会在铜梁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