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我为群众办实事】 铜梁:“内外兼修”!老旧小区“改”出群众幸福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补短板、惠民生的民心工程,铜梁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既关注“面子”,更重视“里子”,充分实现老旧小区“功能美、和谐美、特色美”这三美,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11月30日,在龙门街68号种子公司小区,加装电梯改造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个小区修建于20多年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区的环境跟不上时代了,我们这些‘老居民’生活十分不便。”家住该小区的张文明老人道出了小区居民的心里话。
在铜梁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件实事”中,实现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全覆盖,便可将老旧小区居民的烦心问题迎刃而解。
“这个小区的改造,除了加装电梯,还将对小区的硬件进行改造升级,让居民们住得更舒心。”现场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老旧小区改造,除了对居民楼墙面、基础设施、绿化环境等进行升级打造外,功能性建设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主要通过整治裸露地面、规范垃圾收运、栽植花草树木、增设停车场、健身设施等,全面提升小区综合环境。
“按照施工进度,在元旦节前我们就能坐电梯到家了,我们这些腿脚不便的老人很高兴,再也不担心上下楼费劲了。”小区居民刘世方老人高兴地说。
据铜梁区住建委基建科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铜梁已经完成了330余个老旧小区的综合整治,对150余处老旧小区周边裸露地面进行了提升和改造,有效地完善了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善了老旧小区的面貌。
如果说加装电梯、裸露地面整治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面子”工程,那么改造后的小区管理则属于“里子”工程。
“在老旧小区改造后,我们加强了小区的内部管理,建立了长效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小区的日常管理中。”巴川街道体育街社区党委书记叶作敏说,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由居民自行协商决定采取何种方式进行物业管理,并在街道的协调下,对小区的资源进行整合,建立起工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老旧小区的设施管理和检查监督工作。
据了解,在老旧小区后续管理中,铜梁区按照“党建扎桩治理结网”的工作思路,组建了少云志愿者队伍,推行“三小”管护认领,组织党员群众参与社会治理,认领责任区,自觉管护好小设施、小绿化、小场地,全面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后的长效管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
(记者陈刚,编辑 曾祚)
铜梁巴川街道:今天,他们走上街头送“法治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