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铜梁:“四端联动”规划让和美乡村从“蓝图”走进“现实”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9小时前


深秋,铜梁区围龙镇桥亭湖畔的桃园里,村民陈祥琼正带着工人为桃树修枝。“今年水蜜桃卖了10多万斤!路通了,房子美了,春夏游客一拨接一拨。”她笑着说。


远处,白墙黛瓦的院落错落有致,柏油路蜿蜒林间,几名游客正举手机拍摄临湖民宿——这是龙湖村实施“四端联动”实用性村庄规划三年后的寻常一景。

2023年,乘着重庆市以村庄规划引领和美乡村建设的东风,铜梁区以龙湖村为试点,创新构建“规划端、建设端、治理端、运行端”四端联动体系。如今,随着渝蓉高速围龙互通车流日渐增多,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村,正悄然蜕变为巴渝和美乡村的生动样板。

“一张蓝图”引领发展新格局

曾经的龙湖村,虽坐拥巴岳山与660亩桥亭湖的生态资源,却长期面临产业零散、耕地保护与建设需求矛盾突出等发展困境。


为唤醒这些“沉睡”的优质资源,龙湖村围绕“小而优、小而美”的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定位,构建“全域策划—产业规划—地块规划”三级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一轴三区多点”空间格局,精准布局6300亩土地,明确保护空间与发展空间。

全村8万株桃树全部种植于园地,未占用一分耕地;联合玄天湖文旅公司策划“水蜜桃+稻鱼养殖”农业模式,打造桥亭湖民宿休闲带,形成“农业+生态+文化+旅游”融合业态。同时,创新“预留指标+用途留白”机制,为未来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二元融合”重塑乡村风貌与功能

   政策与风貌的“二元融合”,破解“风貌杂乱、文化断层”的难题。铜梁区整合市级土地整理资金1789万元,在村里新建道路3643米,推动50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设2万平方米山顶民宿;盘活“桥亭外”存量建筑712平方米,实施地热勘探,为温泉康养产业筑基。

村里制订16项负面管理清单,采取“一房一案”个性化改造,推动农房整治与风貌提升。目前,281户巴蜀美丽庭院连片成景,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村民小组道路通达率、城乡自来水普及率、5G网络通达率均超90%

村民李继禄家就是典型。夯土墙换上黄墙黛瓦,院坝添了凉亭吊椅。“环境好了,儿子都打算回来开客栈了!”他语气中满是期待。

“三跨协同”打通规划落地梗阻

治理壁垒通过跨部门、跨业务、跨场景“三跨协同”得以有效破解。铜梁区整合文旅、住建、农业等部门资金约2亿元,精准匹配巴蜀美丽庭院、“水云居”民宿等重点项目。贯通“选址研判—规划调整—农转用—规划许可—用地审批—规划核实—确权办证”全流程,行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推广“铜耕码”小程序,村民扫码即可察看建设用地信息、申请宅基地,实现“一码管地、一键办事”。



规划成果最终转化为村民可感可及的实惠。龙湖村形成“报批备案版+行政管理版+村民手册版”三类成果,让规划“接地气、能落地”;设立“铜心小院”基层治理单元,召开桃院议事会推动乡风文明“添和气”;组建桥亭文旅公司,村民以1430亩土地入股,构建“青山—青乡—青年”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体系;建成生态停车场1500平方米,年接待游客30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余万元。

2024年,龙湖村集体收益突破30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2.9万元。村民胡荣淑感慨道:“以前种地怕旱涝,现在当股东有保底,务工每天还能挣80块钱。”据统计,像她和陈祥琼这样享受“租金+工资+分红”三重增收的村民已超百人。

站在观景台远眺,千亩桃林连绵,湖畔民宿星罗棋布。2024年,龙湖村获评重庆市“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样板村。“‘四端联动’模式让规划从墙上走下来,真正变成了村民口袋里的收益。”龙湖村党支部书记罗献平说。


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村庄规划创新,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的用地难题,为绘实和美乡村的田园本底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 李慧敏 濮伽红

编辑 秦琬淇

审校 蒋国明

铜梁早健康

铜梁“早健康”||【疾病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学校和托幼机构需注意→

铜梁“早健康”||【健康生活】冬天,真不建议你吃太多烤红薯(不是因为容易胖)

铜梁“早健康”||【消除“艾梅乙”】@铜梁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健康教育核心信息,请查收!

铜梁“早健康”||【健康提示】11月健康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