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龙乡奋斗者】铜梁区虎峰小学夏大胜:推动集团化办学改革“破冰” 让优质教育惠及每个乡村孩子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9-19 18:55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满腔热忱,无私奉献;作为一位校长,他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担任校长15年来,从推动铜梁集团化办学改革的“破冰者”,到用创建优质均衡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播种人”,他始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学校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他,就是虎峰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夏大胜。

 



破局:重构乡村教育生态

 

前几年,城镇化浪潮与出生人口变化相互交织,铜梁区100人以下的“小微校”逐年增多,乡村教育陷入“小规模办学”的艰难困境。“在学科结构方面,‘小微校’结构性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尤其是音乐、美术、信息技术、体育等学科教师最为短缺。”夏大胜说。

 

虎峰镇天锡小学便是这一困境的典型缩影。最艰难时,全校仅有58名学生,英语老师“一人难求”,体育课常由语文老师上课,社团活动、科技活动等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遥不可及。解决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状况结构性短缺矛盾,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已刻不容缓。

 


2024年8月,在铜梁区教委的统筹规划下,夏大胜主动扛起了改革试点的旗帜。他牵头组建了以虎峰小学为总校,青符、回龙、天锡、西泉等4所小学为分校的融合型教共体,并创建了“三维度六统一”体系模式,以“师资统筹、资源整合、质量创优”为目标,通过“管理、师资、财务、资源、教学、考核”六个统一,把分散的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搭建起了坚实的框架。


革新:让优质师资流动起来


“资源整合不是简单地拼凑。我们大胆打破‘教师归学校所有’壁垒,推出了‘定岗竞聘+走教破缺+统筹增效’机制,让师资能按‘需求清单’进行动态调配。”夏大胜说,为让师资流动更有序,他还牵头制订了《“三阶六步”师资调配办法》,从岗位申报到统筹兜底,每一步都紧扣“按需调配”原则,推动教师从“单位人”变成“系统人”,实现了优质师资从“单点发光”到“全域赋能”的跨越。




同时,夏大胜带领团队构建起“激活教师动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育人质量”的闭环。通过财务预算共编、教学资源共享,每年节约财政资金200万元;开发“三级共建”课程库,用“线上微课+线下走教”实现优质课程全域覆盖,乡村学生人均教育资源提升300%;打造“双师课堂”直播系统,让AI作业批改、学情大数据分析等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教育,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虎峰小学社团课教室内,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用扭扭棒制作花朵。教室里挂满了大家制作的各类手工作品,五彩斑斓,十分好看。


手工社团教师董思雨告诉记者,除了在虎峰小学任教,她每周有2天的时间还会去回龙、西泉等分校任课,让教共体所有的学生都能参加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在夏书记的带领下,虎峰小学教共体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调配都实行了革新,为孩子们的成长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惠民:让教育回归民生本真


夏大胜始终将“教育惠民”作为改革导向,他整合10人以下的教学班6个,吸引60名城区学生“返乡就读”,让家长年均节省陪读费用2万元。同时,精简校级领导管理团队、临聘人员,将节约出的40万元资金全部投入到教师培训与课程开发中,为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此外,夏大胜积极推动校舍改造、食堂升级,解决200余名农村学生寄宿难题。同时,还创新建立了“家校成长共同体”机制,组织城乡家长结对帮扶,破解农村家庭教育缺失问题。




在学校生活管理上,夏大胜同样精益求精。除了检查食材、菜品留样,夏大胜还会特地陪餐,感受学生的用餐体验,并定期检查校舍安全,让老师、学生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这种对教育全链条的严谨态度,让虎峰小学教共体成了群众心中的“放心校”。




如今,虎峰小学教共体的改革成效已逐步显现。5所学校的教师在跨校交流中不断反思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在各类活动竞赛中,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也明显增强。


“未来,我们将继续怀揣着教育初心,践行教育家精神,创新教学模式,深耕课堂体制,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助力铜梁教育高质量发展。”夏大胜说。


记者 周承沂

编辑 何冬梅

审校 蒋国明


铜梁早健康

铜梁“早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近视防控】毁眼的十大“刺客”,就藏到你勒些习惯头!第二个重庆人绝对遭不住!

铜梁“早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疾病预防】“七天七招”+“1130”!这份“防蚊秘籍”,请您查收→

每日一歌||光明的故事

川渝地区2024年工资价位发布 企业从业人员工资报酬中位数为619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