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五兄妹半生寻觅 十八期《战歌》回家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9月15日,《长城谣》曲作者——铜梁籍著名音乐家刘雪庵年过八旬的长子刘学达,专程从北京来到铜梁,将兄妹5人用了40年才找寻完整的十八期抗战音乐杂志《战歌》合辑捐赠给家乡的档案馆。
《战歌》是著名音乐家刘雪庵在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国作曲者协会名义创办,并亲任主编,自费发行的音乐杂志。因在战时,发行地辗转上海、武汉、重庆,以至十八期《战歌》散佚各地。
刘学达作为刘雪庵的长子,在捐赠仪式上回顾了兄妹五人40年寻找整理《战歌》的艰辛历程。“大家分工,去北京,到上海、武汉,还有南京,各处收集《战歌》。通过这么多年的收集,凑齐了十八期。”
十八期《战歌》共发表郭沫若、陶行知、夏衍、贺绿汀、刘雪庵等135位词曲作家的134首抗战音乐作品。其中包括《游击队歌》《流亡三部曲》《长城谣》等经典歌曲,是当时唤醒民族血性、凝聚抗战力量的精神号角。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传承是最好的纪念。捐赠仪式当天,刘雪庵母校铜梁中学师生代表,以及铜梁区实验一小、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的师生代表等60余人齐声唱响《长城谣》,并参观展厅内陈列的刘雪庵生平事迹展览,沉浸式感受那段烽火岁月中的音乐力量。
铜梁区第一实验小学学生李蕊伶说:“以前,音乐课上我们只听过刘雪庵爷爷的歌曲《长城谣》。但参加今天的活动后,我知道了刘雪庵爷爷在战火中用音乐鼓舞了全中国,我们一定会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刘学达动情地说:“铜梁是父亲的根,也是《战歌》该扎根的地方,愿它以这片土地为圆心,把当年的烽火战歌,继续唱给更多人听,一直绽放不朽的光芒。”
今年是刘雪庵诞辰120周年。对于刘雪庵的子女而言,把这批珍贵档案送回家乡,既是对父亲的告慰,也是对抗战精神的传承。
铜梁区档案馆馆长黄兆全说:“我们将设立专柜妥善保存,推进数字化归档,并联合学校与研究机构开展展览、讲座与学术研究,让《战歌》的精神在新时代继续回荡。”
十八期《战歌》,恰似十八卷镌刻着时代印痕的音乐史诗,它虽已褪去了当年的硝烟,却始终跃动着一颗颗滚烫的爱国之心。
记者 赵兴明 谢凤 吕国君 唐明兵 周振宇 蒋避
编辑 秦琬淇
审校 蒋国明
铜梁早健康
铜梁“早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关于老年人健康管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铜梁“早健康”||【全国减盐周】让我们一起“盐”于律己!
每日一歌||海上明月
每日一歌||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