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铜梁:激活人才动能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9-11 16:08


在铜梁区的田间地头、产业园里,人才振兴的热潮正蓬勃涌动。近年来,铜梁区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创新实施“1353”人才振兴工作路径——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人才队伍、政策体系、服务保障三大目标,推进五大工程落地,强化三重保障支撑,让各类人才在乡村沃土扎根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从“铜梁黑鸡”产业链崛起,到艾草种植让千亩荒山变金山,再到蔬菜种业的科技创新突破,一个个案例见证着人才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产业为基筑平台 人才与乡村共成长


乡村振兴,产业是“骨”,人才是“魂”。铜梁区以“产业富乡”工程为抓手,通过优化布局、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人才在产业链上找到舞台,实现“发展一个产业、集聚一批人才、带动一方致富”。

养殖户饲养黑鸡


“铜梁黑鸡”的涅槃,离不开本土人才刘松的深耕。2013年,他带着十余年养殖经验投身品种培育,与西南大学等开展“产学研”合作。2015年,创办重庆特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后,构建起“种鸡繁育—屠宰加工—销售配送”全产业链。如今公司年销肉鸡400余万羽,产值破2亿元,创新“公司+村集体+技术单位+养殖户”模式,带动100余户家庭农场和6000余户农户增收、10余个村集体发展。2024年,他推出“百万鸡苗下乡”活动,免费发苗并指导技术,成熟后保底回收,让更多村民共享红利。“靠技术支撑,更靠抱团发展。”刘松的话道出产业与人才共生的密码。


陈平带领青少年参观艾草基地


在少云镇,陈平与艾草产业的故事同样动人。2017年,陈平返乡创办重庆真艾农业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在1.1万亩荒山种艾草。与市中药研究院合作培育“渝艾”制定标准后,公司建成西南最大艾草全产业链基地,30余类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其“保底+分红”模式带动超1000户增收,户均年增3000余元。他还开展免费培训,承办“巴渝工匠杯”艾灸赛,推动“铜梁艾灸师”成为市级特色劳务品牌,让“一根艾草”撑起上千人就业梦。“荒坡变聚宝盆,关键是留人才、传技术。”陈平说。


如今,铜梁已形成蔬菜、生猪、肉鸡“一主两辅”格局,新建1.2万亩设施蔬菜,打造“北寿光、南铜梁”品牌,农产品加工业产值预计达165亿元。蓬勃产业正成为引才留才的 “强磁场”。


科技赋能激活力 智力支撑促升级


乡村振兴既需“土专家”,也需“研究员”。铜梁以“科技兴乡”“服务下乡”工程为纽带,架起人才与乡村的“连心桥”,让科技红利浸润田野。

王顺利指导育苗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西南研发中心试验田里,王顺利团队正筛选优质蔬菜品种。作为研发中心主任、中蔬重庆公司总经理,他扎根铜梁三年,选育40余个适宜西南地区种植的蔬菜品种,研发8套技术,亩均增收超1000元。“不仅育好种,更要教技术。”三年来,团队培训职业农民500余人次,提供30余个就业岗,品种和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5万亩。


西南研发中心是铜梁深化院企合作的缩影。目前,铜梁已与西南大学、市农科院等签约,引进首席专家8名、教授26名、博士25名,建立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平台,让科研人才“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同时,每年选派50名以上市、区级科技特派员,实现镇街、重点企业全覆盖。他们带着技术进大棚、下田间,成为农民身边的“科技保姆”。


为让人才服务“沉下去”,铜梁承接市级专家服务团,年服务超10批次,惠及群众超1000人;引导企业家、学者、退伍军人等反哺家乡;鼓励“银发人才”回乡,让退休专家重发光热。多方智力汇聚,为振兴装上“智慧引擎”。


政策暖心强保障 筑巢引凤留得住


“要让人才愿来、留住、干好,既需事业平台,更要暖心服务。”铜梁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助乡”“能人治乡”工程,铜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保障,让人才安心扎根。


青少年参观艾草基地


引才方面,实施“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2024年回引1.07万人返乡创业就业,面向返乡农民工提供政策宣讲、返岗帮扶等服务8.1万人次。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活动124场,1493家企业提供岗位3.89万个,达成意向协议7000余人次。同时,培育乡村劳务经纪人实现村村全覆盖,精准对接供求,让村民家门口就业。


留才方面,提高基层待遇,落实基层高定政策和职级并行制度,让人才“有奔头”。服务上,打造“小龙人”人社品牌,144名人才服务专员,开展“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3790次,协调解决人才诉求241件,人才满意率100%;建 “三级服务网络”和383个人社驿站,让人才办事“少跑腿”。


激励方面,表彰乡村振兴先进集体25个、先进个人50名,营造尊才爱才氛围;通过“渝创渝新”大赛乡村专项赛,为涉农青年提供辅导与资金。系列举措让人才感温暖、激热情。


如今,1.57万名乡村实用人才活跃在铜梁各行各业,较2020年增长35.3%。人才短缺难题正逐渐破解,人才与产业相互成就,与乡村共同成长。“我们正通过优化平台、完善体系、融合产才持续破题,让人才振兴的种子在龙乡大地生根发芽,结出全面振兴的硕果。”铜梁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李慧敏

编辑 秦琬淇

审校 周鑫

铜梁早健康

铜梁“早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合理膳食】金秋品蟹“宜”与“忌”

铜梁“早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健康科普】老年人也要重视视力保护吗?

铜梁“早健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月·三减三健】国家喊你“三减三健”,你做到了多少?

铜梁“早健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月】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