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重庆老字号”先知书社:八十二载坚守与传承 书写实体书店的“守正创新”之路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7-08 17:17


“现在时局混乱,民不聊生,中国的孩子要多读书,中国才能先知先觉,中国才有希望!”80多年前,铜梁安居古镇一位爱国人士的嘱托,在少年银春田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



1943年,银春田创办了“先知书社”,希望它成为本地人了解世界的一扇窗。爱国人士的嘱托,也成为了先知书社始终坚守的文化使命。上世纪40年代,先知书社售卖《新华日报》《救亡日报》等进步书刊,还大量出售《文天祥》《岳飞》等爱国主义题材的小人书,成为铜梁县城青少年关心时事的小天地。


82年过去,在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先知书社不仅实现了扩张,旗下的“为有先知”品牌还被认定为第八批“重庆老字号”。


走进位于吾悦广场的先知书社,墙上镌刻着大量名人名言,天花板装饰着胶片灯带,门口悬挂着老式照相机模型,四周墙壁挂满了书店第三代传承人银代明游历世界拍摄的照片。这里不像传统书店,更像是个人艺术馆。“我想让来看书、买书的人有沉浸式的文化体验。”银代明说。



先知书社发展历程中,书店第二代传承人银万祥接手后,因公私合营,书店被迫关门。直到198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第三代传承人银代明与妻子决定重立先知书社的老招牌。从巷子口的书摊起步,先知书社凭借良好口碑迅速积累了大量读者。


上世纪90年代末,图书市场陷入萧条,先知书社也面临经营困难。头脑精明的银代明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敏锐地发现了明信片、明星海报等新商机,并成功引流入店,让先知书社焕发生机。



进入21世纪,电商平台崛起、城市商业门面租金飙升、数字阅读普及,让民营书店面临更大的生存危机。然而,银代明再次展现出敏锐的商业嗅觉。他通过市场分析,判断出教辅市场的巨大潜力,将经营重心向中小学生倾斜,并将书社扩张至200平方米。这一决策不仅让书社站稳了脚跟,还开启了长达20年的慈善捐赠之路,累计捐赠书籍万余册,捐款40余万元。


精准的市场定位让先知书社在多次“行业洗牌”中幸存下来。然而,转型之路并未停止。2021年,银代明斥资百万元在铜梁核心商圈吾悦广场开设第二家先知书社,以“摄影”为主题,融合阅读、美学、社交与个人情怀。上百平方米的咖啡厅、儿童绘本馆、线上租借和免费配送服务,让书店充满了现代气息。



对于老店,银代明也有大胆规划。他计划将老店打造成纯粹的文化体验空间,引入老式相机和胶片冲印业务,设立“AI自习室”,并回归租书传统,嫁接其他老字号品牌,让这里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与社交空间。


通过多年实践,先知书社逐渐摸索出了一条从“书店+咖啡+文创”到“书店+科技+社群”的发展模式,为实体书店转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照。


“此次先知书社获评‘重庆老字号’,是对书社多年来坚持文化传承的肯定,也将激励我们以守正创新的精神,守护现代人思想与人文精神的烛光。”谈及未来发展,先知书社第四代传承人银露表示,她将在父亲的支持帮助下,继续坚守文化初心,通过创新经营模式、强化品牌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履行社会责任等方式,促进书店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让百年老字号焕发出新的光彩。


记者 陈刚

编辑 秦琬淇

审校 周鑫

铜梁早健康

专题 | 理润龙乡

铜梁区2025年第四期“周末大讲堂”专题讲座举行

清凉康龙溪 热血足球夜

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