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广土安辑 思源奋进——广安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
广安,古称賨城,取“广土安辑”之意。作为四川距离重庆中心城区最近的地级市,同时也是全国首个全域纳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级市,近年来,广安市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切实把战略红利、政策红利、改革红利,转化为强大的发展势能和发展成效。
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成渝双核联动联建大格局,坚定实施“同城融圈”首位战略,大力推进与重庆市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融合、数字建设、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持续推进跨省域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奋力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在民生保障、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谱写出了广安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看民生——
绘就“民安则广安”美好图景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4月23日,温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向地面,在广安市养老服务中心,74岁的曾远贤老人在护工的搀扶下,洗漱完毕后准备进行午休。
曾远贤是一名人民教师,由于老伴儿去世及子女工作繁忙无法时刻待在身边照料,家人商量后便将老人送到了养老服务中心。单间、空调、电视、卫浴间……一应俱全的家电设施让老人住得十分安心,声乐、棋类、书法……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丰富了他的精神文化生活。曾远贤说,住在这里很开心,有得吃、有得住、有得玩。
广安市养老服务中心是广安首家集“医养康护学”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机构,可提供24小时生活照料服务,智慧养老管理系统的引入能实现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同时依托广安区人民医院医疗资源,不但开设健康管理中心,还搭建起老年人危急重症患者绿色通道。目前正致力于与重庆强强联合,助推养老服务业发展。
该中心已入住老人31位,平均年龄81岁,大家在此怡享晚年。蒋奶奶在入住一个月后,拉着自己的两位“老闺蜜”一起前来“安居”。
“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什么叫AI?”……一走进西南大学武胜龙女湖中学,琅琅的读书声随清风飘向空中,操场上奔跑的学生们脸庞上洋溢着青春与活力。这所学校的落成,是广安努力打造成为川东北区域教育高地的缩影。
与此同时,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内正实时进行着一台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屏幕外,该院党委书记李昂通过语音指令、手指追踪及圈画标注等交互方式,与手术室实时联动指导。在华西医院的领办之下,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的“国考”成绩实现了从B+到 B++再到A等级的阶梯式跨越,广安人的就近就医有了兜底保障。
据悉,广安县域全覆盖式实现与川渝知名三甲医院建立跨区域紧密型医联体,渝广两地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稳稳托举起两地群众的健康幸福。
于2024年11月投入运营的川渝·广安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已与深圳顺源、湖州壹鼎、重庆中智、重庆中流砥柱等10多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签订入驻协议,并且通过“安心就业”数智云平台实时联通重庆“渝直聘”App等共享川渝两地近3000家企业,促进转移就业7000余人。
此外,两地全面加强公共服务共建共享。501项“川渝通办”“跨省通办”事项全部落地,拓展实施31项“渝广通办”特色事项。发布10个方面28项推动广安融入重庆都市圈增强公共服务可感可及事项,2024年完成10项年度重点事项,今年研究确定的18项年度重点事项已累计完成5项,加开广安南站至重庆城际列车班次、邻渝城市公交“一卡通”等措施广受群众好评。
……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的指引下,广安市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作风,着力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努力绘就出一幅民安则广安的美好画卷。
话产业——
唱响“同城融圈”最强音符
在四川领神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几台无人机立即吸引了记者们的目光。
“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无人机使用的复合材料主要由碳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等融合而成,最大起飞重量仅130千克,最大载荷为30千克,在100至120千米每小时的巡航速度下,续航时间超过4小时。
这家致力于新材料研发与生产于一体的公司,其核心产品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于今年1月正式投产,目前已签有3000多万元的订单。公司产品主要利用玄武岩纤维制造,产品远销俄罗斯、中东等国家,可用于紧急救援、农药喷洒、航拍等领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背景下,与重庆有着深度且密切的合作。
与会一行参观岳池生物医药产业园医药孵化中心。
近年来,岳池县持续深化医药健康产业布局,通过“双飞地”模式构建起“成都研发+广安转化”的产业生态链。园区集聚6大门类医药企业64户,其中全国百强医药企业9户、上市企业7户,拥有药品品种350余个。该县于2020年和重庆市合川区携手共建的“广安—合川医药大健康产业园”正吸引川渝乃至全国众多医药企业入驻。
在岳池县乔家稻菜现代农业园区,处处显得生机勃勃。该园区整体规划超过2万亩,目前已建成高标准蔬菜基地1万亩,涉及3个乡镇9个村。
如今,广安正积极融入川渝共建4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医药健康等优势特色产业,150余户重点企业深度嵌入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着力打造重庆先进制造业集群配套基地。
川渝高竹新区南北大道。
川渝高竹新区建成投用跨省域综合政务服务大厅、科技创新基地产业孵化区,入驻企业从成立时的102户增加至201户,投产企业从52户增加至94户,其中58户配套赛力斯、长安等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龙头企业,以汽车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创建成为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在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评估中取得优秀等次。
产业的兴旺离不开交通的便利。在上一轮“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会战圆满收官,广安累计完成投资超400亿元,今年已全面启动第二轮交通三年大会战,预计完成投资520亿元,加快建成重庆都市圈北向综合交通枢纽。
西渝高铁广安段正在加快建设,建成通车后广安到重庆20分钟左右。渝北至广安铁路、渝广同城大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工程船闸通航,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建成通车,南北大道全线贯通,广安加快融入重庆中心城区半小时通勤圈。
逛文旅——
书写“诗与远方”生动答卷
近年来,广安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实施“同城融圈”“产业支撑”战略,以“亮山亮水亮文化”为理念,全力打造“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三张文旅名片。
“票证故事展”“老课本博物馆”“连环画博物馆”“搪瓷博物馆”……走进广安建川博物馆聚落,各类极具年代感的物件、交互式体验的设备让人流连忘返。该项目由广安携手四川建川博物馆联合打造,主题围绕红色基因传承和民俗怀旧,与邓小平故里及周边红色文化旅游地相互呼应,推动红色文化与民俗文化深度融合,成为游客与历史文化对话的生动平台。
万福人家、牌坊小院、欣欣餐馆……沐浴在文旅融合的春风下,白墙青瓦、花红柳绿的协兴镇创办了39家农家乐、97家民宿,年均吸引近百万游客,创收超9000万元,成为集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发展于一体的特色村落。
随着夜幕降临,“装扮”后广安迎来迷人的另一面。主城区的“广安不夜城”灯火通明、歌舞升平,长达800米的宋韵商街中,3座仿宋拱门牌楼迎万客来观,7个风格迥然的舞台精彩纷呈轮替上演,18处美陈景点步之所及景随而变,25个节目涵盖歌、舞、说、唱、武时移景换,数百种国内外美食琳琅满目纵享舌尖盛宴……人们往来其间,仿佛置身宋代繁华市井之中,令人目不暇接。
广安不夜城灯火璀璨。
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负责人介绍,广安不夜城最大亮点在于把传统文化与地方人文相结合、把历史风物与科技魅力相结合,在追热点与追长效上同步,打造既结合当下热度又具备长生命周期的作品。项目创新“印象派大型实景情景剧场”,形成“文旅+商旅”的4.0模式,真正让宋代渠江两岸商贾闹市与繁华图景灵动起来。
武胜县沿口古镇位于嘉陵江畔,一面邻水,三面环山,建筑依山就势,镇内流水潺潺。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在曲径通幽的青石阶梯上,从江畔延伸至天际线。每当夜晚来临,同样上演着“光影为笔、江水为卷”的美好故事。
跨江大桥变身巨型幕布,以武胜龙女传说为蓝本的神话剧目通过绳幕投影跃然江心,光影随波流动,宛如神话世界之门洞开。游客赞叹:“灯光、音乐与场景融合得天衣无缝,仿佛身临其境。”
“嘉陵舫”游船经新中式风格改造后,配备专业导游讲解与民乐演出,串联起沿口古镇、印山公园等景点,联动两岸智慧灯光系统,呈现出“山、桥、水”一体的夜景演绎。沿江十里光影画廊同样吸睛,武胜剪纸、竹丝画帘等非遗技艺通过动态灯光展现,千年古镇沿口码头则变身嘉陵江艺术创作基地,同步开放“光影里的古镇”艺术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今,这座深藏“诗与远方”的城市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文旅名片正在持续擦亮:红色文旅市场不断升温;依托嘉陵江和渠江沿线古镇、古迹,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重庆至广安红色旅游低空线路,成为川渝地区首条载人红色旅游低空线路,在文旅融合的振兴路上,广安正在大踏步迈进。
来源 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编辑 陈绍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