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百姓故事】“三指”青年廖显杰:残缺之手也能创造自己的一片天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5-03 19:15

“陈书记,今天蔬菜基地采收的菜已经运出去了。”“今天我们要入户到村民家去宣传防诈骗。”……日前,在铜梁区安居镇杨寿村村办公室,21岁的青年廖显杰正在向村党支部书记汇报工作情况。他右手只有3根手指,却依然灵活地操作电脑,脸上充满自信。


飞来横祸,命运多舛


2004年出生的廖显杰,家住杨寿村8组,是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2022级大三学生。目前,在杨寿村村办公室实习,担任网格员一职。



廖显杰的童年充满了坎坷。幼时,父母在工地工作,他一直跟随在身边。廖显杰4岁时,一场意外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当时,他的表舅带着他驾驶大型推土机,因操作不当在拐弯处速度过快,导致推土机侧翻,他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廖显杰的右手食指和中指粉碎性断裂。尽管父母恳求医生保住他的手,但手指已经完全粉碎,无法再接上,只能无奈地截断。


这场意外不仅夺走了廖显杰右手的两根手指,更让他的父母陷入了深深的自责和担忧之中。他们害怕这会对廖显杰未来的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勤练“三指”,肢残也能创造奇迹


失去两根手指后,廖显杰的生活变得异常艰难。穿衣、吃饭、写字……这些原本简单的动作,都变得异常艰难。


“当时右手受伤后,爸爸坚持让我继续用右手生活。”廖显杰说,这或许是爸爸让他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培养他坚持不懈的毅力。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眷顾这个不幸的家庭。9岁那年,廖显杰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中不幸去世,留下他和几个月大的妹妹跟母亲相依为命。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


“爸爸去世后,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妈妈一个人靠种地供我们读书,生活非常艰难。”廖显杰说,但幸运的是,村里乡亲们都很热心,纷纷伸出援手,给他们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懂事的廖显杰从小就懂得感恩,他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高中暑假,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主动到村里的集体经济蔬菜基地帮忙,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床摘菜,一直忙到中午,从不喊苦喊累。



在学习上,廖显杰更是刻苦努力。202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控制技术专业。尽管残缺的手指总会受到同学和老师多一分“关注”,但他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努力克服困难,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我的右手不完整,但我相信自己可以用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去弥补。”廖显杰说。凭借着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他连续两年在专业综合测评中获得全班第一的成绩。老师还推荐他进入学校的实训室,这是一个专门培养优秀学生参加各项技能比赛的地方。



在实训室里,廖显杰他像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不断钻研和练习。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技艺,他先后获得了学校甲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荣获学校“自立自强航院之星”称号。


在电子设计竞赛中,廖显杰更是大放异彩。他用虎口抵住焊枪,以残指敲击代码,蝉联全国电子设计竞赛重庆赛区一等奖。在实训车间,他独创“虎口抵焊法”,用无名指与畸形的大拇指固定元件,焊接精度达到0.1毫米,获得了“电子电路装配工程师”认证。主考官惊叹:“这双手能抵千军万马!”


践行公益,将所学运用到乡村振兴的田野上


“我淋过雨,所以要给别人撑伞。”这是廖显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22年进入大学后,他加入了学院的航天电子协会,并在2023年担任协会副会长。2024年,他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航天电子协会,廖显杰带领会员积极开展“益电通”公益行活动,深入12个社区,义务维修了238件家电,为居民解决了实际困难。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



从受助者到奉献者,从技能匠才到预备党员,廖显杰用自己的残缺手掌托起了生命的重量。今年大三的他即将毕业,面对不少公司抛出的橄榄枝,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家乡养育了我,帮助了我。当家乡需要我时,我希望我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廖显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会用我的所学,帮助村里的乡亲维修小家电,在智能控制技术领域,让村里的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把自己的热血洒在乡村振兴的土地上。”


记者 李拉拉

编辑 曾祚

审校 方秀

专题|每日一歌

何雪松《灵魂颂》

铜梁大庙:载歌载舞庆“五一” 老年朋友乐开怀

龙舞跃动,英歌飞扬!非遗文化展魅力

西郊营地人气 “拉满”,“五一”铜梁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