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内江隆昌市、重庆荣昌区携手打造文明实践新阵地
最美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好时节。4月22日上午,内江隆昌市石燕桥镇三合村和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中,川渝毗邻地区的村民闻“香”而来,共赴文明之约。
当天,隆昌市、荣昌区2025年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春光伴阅读·实践共成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三合村举行。双方约定,将以书香为桥,加强在空间拓展、活动举办、品牌共建等方面的交流合作,携手让书香浸润“双昌”城乡。
互赠书籍
“双昌”共同启动全民阅读文明实践活动
《诗韵里的中国》《雷锋的故事》《秋瑾》……上午9点,三合村老沙井小院热闹起来,一个个诗朗诵节目在同心亭边深情上演,放下农事的村民闻声而来。停在院坝边的隆昌市图书馆流动图书车装来一大车书籍,吸引了不少村民驻足阅读。
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隆昌市和荣昌区在三合村举办全民阅读启动仪式暨“春光伴阅读·实践共成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我们一家三口都酷爱读书,但读书不是为了得到什么褒奖,而是为了充实自己的人生。”全国书香家庭代表邓训晶娓娓道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阅读体会。邓训晶公开发表了2000多篇散文、随笔、诗歌、小小说,家里有藏书4000多册,她每天都会坚持阅读,“读书半个世纪,笔耕数个春秋。与读书写作相伴一生,是我最长情的告白。”
老沙井小院里,一幅温馨的阅读画面悄然展开。
住在老沙井小院的村民李祖斌在流动图书车旁抱着一本《客家美食》看得津津有味;面对面坐着的老伴儿抱着孙子,正在翻看漫画;小孩儿嘴里咿咿呀呀念个不停:“这是挖挖车”“有一只小兔子”“小熊猫正在吃竹子”……
李祖斌说:“平日虽然农事繁忙,但为了给孙子培养阅读习惯,也会和孙子一起阅读。”在他看来,听诗朗诵、看小品、听别人讲故事也是一种“阅读”。
启动仪式上,隆昌市、荣昌区分别向毗邻的普陀村、三合村农家书屋赠送书籍。
“群众非常喜欢,希望以后能多开展此类活动。”接过书籍的三合村党委书记黄敏说,这次全民阅读文明实践活动走进三合村“小院&茶馆”,进一步丰富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深化了川渝两地的交流合作,为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增添了动力。
各取所长
共建“小院&茶馆”文明实践阵地
黄敏所说的“小院&茶馆”并非普通场所,而是两地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小院讲堂”是荣昌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落地基层的过程中打造的文明实践新阵地。荣昌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讲堂搬进农家小院、田间地头和城区楼院,通过传技能、讲政策,搭起与群众的“连心桥”。
“乡村茶馆讲习所”是隆昌市创建的“乡村茶馆讲习所”基层理论宣讲品牌。“乡村茶馆讲习所”将乡土文化中的“吃茶讲理”古意新用,把基层理论宣讲品牌和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相融合,通过话家常、聊历史、讲故事的方式融入理论宣讲,“茶客”既可以是听讲者,也可以是分享者,打破了“你讲我听”的传统宣讲模式。
取双方之所长,荣昌区和隆昌市共同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川渝微讲堂“名片”,“小院&茶馆”文明实践阵地由此得名。
隆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宏介绍,通过在毗邻地区建设打造“小院&茶馆”文明实践阵地,组织基层理论宣讲团、农业科技专家服务团、高校师生流动志愿服务队、新乡贤志愿服务队、农村家庭能人志愿服务队等团队深入“小院&茶馆”,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记得牢的语言,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法律、科技、健康等宣讲,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截至目前,隆昌市已联合荣昌区策划开展了理论宣讲、文化传承、文艺汇演、典型选树、种养技术培训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0余场次,促进川渝两地文明实践阵地共享、资源共用、队伍共育、活动共办、品牌共树,助力提升川渝两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服务质效。
来源 四川学习平台;编辑 陈绍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