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  铜梁网 > 新闻详情

【龙乡教育】铜梁:强化思政育人效能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

铜梁区融媒体中心 04-17 14:06

近年来,铜梁区始终把学校思政课作为铸魂育人的主要抓手,通过建好学校思政主阵地、培育思政教师主力军、畅通思政课堂主渠道,着力提升思政课建设组织力、教育协同力、课程前瞻力、教师育人力、教研创新力、教学实践力,增加思政课育人实效,全面推动我区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内涵式发展。

 

“少云思政”推动“大思政课”创新实践

 

日前,铜梁中学举行了一堂穿越时空的思政课。老师精心设置了“穿越历史时光 触摸红色记忆”“时空对话英雄 共悟英雄力量”“学习时代楷模 汲取前行力量”等3个环节,让学生学习探讨邱少云的生平事迹、优秀品质,写信“告知”邱少云如今中国的发展。

 


在“时空对话英雄 共悟英雄力量”环节,同学们郑重地写下穿越时空的回信:“如今的中国,山河已无恙,英雄可安眠。”“不必担心您未竟的事业,因为有我,而且不止有我。”……

 

铜梁巴川中学则把思政课堂“搬”到了户外。在春日暖阳下,铜梁巴川中学学子以徒步丈量家乡土地,在8公里行程中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中的大思政课堂”。



活动中,同学们从学校出发,整齐队列如长龙蜿蜒。抵达目的地后,师生开展了思政讲坛、法治宣传、美育实践等活动。

 

这是铜梁区委宣传部与区教委联合打造的“少云思政”精品课程体系。为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铜梁区着力打造具有铜梁辨识度的“少云思政”育人品牌。课程以邱少云英雄事迹宣教为核心,通过特色思政课程研发和推广,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引领全区8万余名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锤炼优秀品质,培育时代新人。

 

“‘少云思政’精品课程的研发和推广,为我区学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新思路。”铜梁区教委副主任张晓利表示,各学校以课程为载体,探索出“思政课+学科融合”“思政课+社团活动”“思政课+主题研学”等多种育人模式,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场馆的思政课”等,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面提升思政课育人质量和育人实效,有力推动了铜梁区“大思政课”建设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多方联动提升思政课教育协同力

 

近年来,铜梁区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面向全区中小学开设了研学实践课程,以“立德树人 实践育人”为目标,致力于青少年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基地将国防教育与思政课紧密融合,在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中,将国防教育思政课堂摆在关键位置,增强青少年国防意识、培养爱国情怀。

 

在每期的研学开营仪式和每周一晚课的思政大讲堂,铜梁区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为全体学员上题为《学党史 致敬卫国戍边英雄 争做时代新人》《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致敬抗美援朝 争做时代新人》等系列国防教育思政课。这些课程从英雄故事、时代风云、历史背景等角度,细腻生动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国防建设与家国安危、民族兴衰的紧密关系。

 


张晓利介绍,铜梁区充分发挥在铜高校、教师进修学校、教育技术装备中心、社区教育学院、教育学会、各级各类学校和团区委、妇联、关工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的育人职责,组建铜梁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创建铜梁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校3所、“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并以铜梁龙文化和邱少云红色资源文化为载体,研发“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包,推动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手拉手”结对共建。与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邱少云烈士纪念馆等共同开展志愿服务、“红色寻访”等育人活动,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搭建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广阔平台,探索构建起“大思政”协同育人体系。

 

因地制宜提升思政课教学实践力


4月4日,清明节,一曲由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师生原创的《邱少云英雄交响组曲》响彻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广场上空。高校学子深情演奏、歌唱,表达对邱少云的崇高敬意和无限哀思。

 


当天,铜梁组织全区大中小学生来到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广场,开展“清明祭英烈·纪念碑下的思政课”主题活动,通过这场特殊的思政课,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激发青少年“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铜梁区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以铜梁龙灯彩扎闻名,有着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邱少云故居等红色资源,以及安居古城、乡村振兴展览馆等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全区各中小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缅怀革命先烈、红领巾讲解员、寻访百年光辉足迹、非遗进校园、走进美丽田园等活动。

 


“下一步,铜梁区将进一步健全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以丰富多彩的思政课程和实践活动为载体,将‘邱少云红色文化’‘铜梁龙文化’等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实现课堂内外同向发力,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张晓利说,同时,加强思政教育示范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地校和德育品牌、思政课品牌等项目建设,拓宽思政育人渠道、优化思政育人环境,形成各具特色的一校一案的思政课建设方案与路径。推进优质思政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以更加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满足个性化、特色化思政教育需求,全面提升思政课教育质量,努力推动我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记者 周承沂

编辑 何冬梅

审校 蒋国明

铜梁早健康

专题|每日一歌

专题|川渝探探

铜梁中学高2020级学生王睿,绝杀湖南师范大学 为他点赞

红岩忠魂“铁窗下的诗和理想”——何雪松《灵魂颂》